拍摄地点:芬兰赫尔辛基、图尔库
时间:2005年5月
摄影:北京老夏 背景音乐:《芬兰颂》(西贝柳斯)
【图1】芬兰主教马丁路德基督教(白教堂)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3℃,夏季13℃-
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以后芬兰人迁入,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帝俄,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
【图2】从赫尔辛基市内天文台公园俯瞰海边
在赫尔辛基天文台公园的山坡上有一棵被雕塑成少女的白桦树。据说在一次大风过后,这棵树被拦腰折断了。赫尔辛基的一位女大学生就将被折断的树雕刻成了一位少女的模样,仿佛这位少女雕像天然就生长在树干上,显得十分精巧、和谐。
【图3】
【图4】少女闭目养神
【图5】近距离观看少女的面容
西贝柳斯公园是赫尔辛基的一大名胜,坐落在离赫尔辛基38公里的耶尔文帕镇附近的乡间,是纪念芬兰音乐家西贝柳斯而建的。西贝柳斯从9岁作曲开始到92岁去世,一生谱写了7首交响乐,如《芬兰颂》等。人们称赞他的交响乐“具有贝多芬的逻辑、柴可夫斯基的风格”。他和贝多芬、柴可夫基、施特劳斯、舒曼等并列为音乐大师,闻名世界乐坛。
在公园中树立着一座不锈钢管的纪念碑及西贝柳斯的铜制头像,每年6月,赫尔辛基都要举办“西贝柳斯节”,以这座公园为中心,举办7—10天的各种音乐会,吸引了许多古典乐迷前往。
【图6】管风琴与西贝柳斯雕像
【图7】管风琴
【图8】西贝柳斯头像
【图9】乌兹别斯基东正教堂(红教堂)
乌斯别斯基东正教教堂是北欧、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大的希腊东正教教堂,这座教堂由俄罗斯建筑师 Gornostayev
设计,完成于1868年。教堂的红砖尖塔颇似巨大的洋葱头,极为醒目,设计巧妙,具有浓郁的莫斯科建筑风格。
【图10】教堂内有基督像及12门徒的壁画。
【图11】红教堂一角
【图12】赫尔辛基大教堂、俗称“白教堂”。它建于1852年,是芬兰建筑史上的杰作。
【图13】白教堂旁边黄色建筑物就是芬兰国家议院,是国家政府和总理办公场所。
【图14】幽静的湖泊
【图15】冰川融化后形成的湖泊
【图16】初春的北欧生机盎然
【图17】赫尔辛基市中心
在芬兰北部的图尔库市是芬兰的主要港市和最古老的城市。图尔库最初是由瑞典人(瑞典称作奥波)所筑的城堡发展而来,不久发展成为商业中心,1525年瑞典国王古斯道夫·瓦沙授予图尔库都市权。16世纪中期图尔库成为芬兰公国的首都。1809年,俄国开始统治芬兰,图尔库曾作过首都。1812年,首都从图尔库迁往赫尔辛基。
【图18】1258年建造的罗马式大教堂,是芬兰许多教堂的建筑楷模。
【图19】古城堡
【图20】古城堡的色彩虽然单调,但与蓝天绿地形成反差。
【图21】古城堡外的绿茵
【图22】小镇里的教堂
【图23】小镇街道
【图24】小镇教堂
【图25】发型很拽的芬兰学生
【图26】鲜艳的头发
【图27】在公园里举行婚礼的新人
【图28】开车的小伙子simon
【图29】老夏在图尔库的教堂广场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