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到西点,总离不开咖啡,巧克力,可可等类似的口味,想着追究溯源的话,还真轮不上我来说。不过,好学总是不错的!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了解些浅显的知识,还是很好找的!
既然今天做咖啡面包,就讲个咖啡的小故事,给自己解解乏。
咖啡的来源已无从稽考。据说是一位牧羊人发现羊吃了一种植物后,变得非常兴奋活泼,因此发现了咖啡。也有说法是由于一场野火,烧毁了一片咖啡林,烧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围居民的注意。人民最初咀嚼这种植物果实以提神,后来烘烤磨碎掺入面粉做成面包,作为勇士的食物,以提高作战的勇气。
咖啡所有的颜色、香气和味道,都是经过烘焙的手续,在咖啡生豆中发生些化学变化结果所形成的特色:
苦味、酸味、浓醇、甜味和咖啡香。咖啡因里,由于有刺激中枢神经或筋肉的作用,可使筋肉疲劳恢复,工作效率提升,具有清醒的效果能使头脑反应活泼灵敏。还有由于刺激交感神经,可以抑住副交感神经的兴奋而引起的气喘。
我印象最深刻,就是中学的时候,阿姨热情地泡了杯咖啡给我喝,浓浓地香甜在舌尖让我意犹未尽!更让我至今都不能忘记的原因,晚上回到家,睡在床上,辗转反侧,听着三五牌台钟11点、12点直至凌晨2点,我的眼睛都睁地铜铃般,头脑异常清醒,从此以后再也没喝过咖啡。
闲话到此为止。
材料:A卡士达酱:全蛋15克,细砂糖5克,高筋面粉2小匙,鲜奶30克;
B高筋面粉200克,水100克,细砂糖25克,盐1/8小匙,酵母粉2克,
无糖可可粉3小匙(原方子有速溶咖啡,家里没有,临时都用了可可粉,口味就欠缺了),
无盐黄油20克;
做法:1.将材料A搅匀放入锅内搅拌成糊状,放凉盖上保鲜膜冷藏15分钟备用;
2.将材料B除黄油以外混合,再与材料A全部混合搅拌成团,揉成光滑状;
3.加入无盐黄油,将面团揉至扩展阶段,具透明薄膜状;
4.将面团放入容器内并盖上保鲜膜,进行第一次发酵,至2倍大;
5.将面团分割成8等份(47克/个),滚圆后盖上保鲜膜,松弛10分钟;
6.将面团整形成长30厘米的长条形,再做6字形,在绕成8字形,放入烤盘,
盖上保鲜膜进行第二次发酵约25分钟;
7.在面团表面均匀地刷上蛋液;
8.放入预热烤箱170度,中层,上下火,20分钟;(视自家烤箱设定)。



个人总结:
1.
烤得时间还是长了些,表皮老了;
2.
拍过程图,手无可救药的抖了;
3.
这次揉面历时20分钟,是不是到位,还要请大家指正;
4.
整形少做了一个步骤,就成了这付糗样,尤其是成品图怎么看都像抱胸的大力水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