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积三的博客:《春在溪头荠菜花》

(2020-04-30 08:53:03)
标签:

曹积三散文

曹积三的博客:《春在溪头荠菜花》


春到溪头荠菜花

                                                                                  

    

              春,在哪里?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到溪头荠菜花。

  豪放诗人辛弃疾用这千古绝唱,给了我们最妙的回答。

       神州幅员辽阔,节令南北差异很大。南方三月,田陌间便可见荠菜挺出的白色碎花摇摇曳曳,而北方,到了“五一”节,地里才见那锯齿般的绿叶,聚成圆圆的满月状,相拥相靠,一经春雨更是翠得醉眼。

       那年“五一”,我的连襟突发雅兴,提议去“星星哨”吃春水鱼,顺便剜荠菜回家包饺子。“一担挑“学术有成,是名牌大学的博导,虽然小有名气,却不张扬,不矫情,不忘农民之子的淳朴本色。他不挑拣饭食,不胡吃海喝,其最爱是蘸酱菜。葱、尖椒,或青蔬、野菜,再加卤水点的干豆腐,佐一碟自炸的农家黄豆酱,一年四季吃不厌。他的吃法还挺特别,明明有碟子有碗他不用,偏偏要将那蘸酱菜随手撒在餐桌的食垫上,似乎这样吃起来更爽,更有滋味。我揣摩,他如此这般,大约是农村老家饮食习惯的因袭,是对乡情的一种怀念。难得他有雅兴换换口味,于是,我们自驾车到了目的地。在一户农家饭庄要了 “红烧开江鲤”、“胖头炖豆腐”、“炸河虾” 和  “笨鸡炖榛蘑”。他呢,还是不忘其最爱,点了“刺老芽”、“猫爪”、“黄瓜鲜”等时令山野蘸酱菜。那顿饭,大家吃得都很过瘾。

        大快朵颐后,我们去地里剜荠菜。剜荠菜有讲究,绝非见了荠菜就可往筐里放的。要挑能掐出绿浆的剜,开了花,窜出挺的,就没滋没味了。这次下屯,剜了不少可心的荠菜。回到家里,大家一起动手包荠菜饺子。荠菜喜油,用五花肉拌馅,饺子才有醉舌的香气。这顿荠菜馅饺子至今难以忘记,那荠菜的味道彷佛还在唇齿间飘香……

       离开故园,来到异国他乡,每到春天,就想起了那次下屯,想起了那顿饺子,想起了绿生生的荠菜……

      荠菜,成了魂牵梦萦的乡愁。

      其实,这荠菜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也变换着不同的名分和味道。

       我读小学那暂,家里挺穷,母亲渍一缸酸菜,吃一冬。漫长的冬日,偶尔捡两块豆腐拌酱吃,让人高兴好几天。记得有年傍开春的时候,父亲的朋友送来猎得的一只山鸡,母亲从缸里捞出仅剩的一棵酸菜,与山鸡一起炖了。当山鸡的香气从锅里飘然而出的时候,母亲掀开了锅盖,准备盛菜。就在这当儿,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吊在灶台上的电灯泡不知怎地竟兀地坠到了锅里,随着“砰”的一响,灯泡在锅里炸了,玻璃碎片嘣得满锅都是。这菜,吃,还是不吃,让母亲犯了难。倘若在当下,一棵酸菜,一只山鸡,算不得什么,一狠心,将锅中的菜舀出扔掉也就算了。可在那时,母亲岂能下得了这个狠心呢!怎么能舍得倒掉这锅难得的美味呢?母亲真是十分了得,最后,她还是想方设法,将菜中的玻璃碎碴儿都挑拣了出来,让全家人美美地吃了顿“嚼果”。我想,当时她肯定会是暗暗捏着一把汗的,一旦有个玻璃碴儿被谁吃了,如何得了。多亏老天护佑穷人,吃后全家人谁也没被玻璃碴儿扎着。这件往事,足见那贫苦的春月,将人熬堪到什么样子。

      东北春脖子长。那年月,漫漫春天里,我家只有腌得有限的咸菜,可以就着高粱米粥或苞米面大饼子撑饱肚子,哪有青菜吃呢。盼到大地绿了,才能去剜荠菜、车轱辘菜、婆婆丁和小根蒜等野菜,替换一下天天吃的咸菜,借以果腹。那时,荠菜不是什么稀罕物,遍地都是。因为买不起油,更买不起肉,枉论包荠菜饺子、荠菜馄饨了。荠菜只能蘸酱吃或焯了吃,说那味道鲜美,纯属言不由衷,说实话,它有些苦涩,有时还挺扎嘴。后来,日子渐渐地好过了。特别是“文革”之后,大家富裕了,人们开始有了雅兴,纷纷想起去吃天然的野菜,以解鱼、肉之腻,荠菜成了香饽饽。于是,都市里的名馆子以荠菜为食材的菜品大行其道,超市里的荠菜饺子、荠菜馄饨等更是五花八门,引得人们趋之若鹜。荠菜的身价高了,成了美味,见证了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怎能不让人感到欣慰。

       当烂漫的杜鹃花牵着春姑娘的手来到大西洋边的时候,我多么想去剜些荠菜,包顿荠菜饺子,以解乡愁。然而,无论在橡园草地,还是莽林山坡,抑或湖畔、溪头……放眼四望,寻寻觅觅,始终没有得见荠菜的踪迹。

        异乡没有荠菜。

        解乡愁,只有回故乡。

        原本与连襟约好,庚子五月,再去“星星哨”剜荠菜,包饺子,把酒话山话水话桑麻……   怎奈肆虐的疫情阻拦了航班。然而,晦暗的云翳终将散去,春风必将伴我回故乡。

 

 

                                                 2020410 记于查尔斯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