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积三的博客:《橡树园喜剧》

(2015-07-25 05:26:02)
标签:

曹积三

作品

http://s10/mw690/001gm7ougy6U6fcfqm5a9&690


      橡树园喜剧

 

 

       老朋此番飘洋过海,见到儿子小鹏和此前未曾谋面的儿媳及两个孙子,百感交集。他屈指算来,与犬子 一别已有十三个年头,人生能有几个十三呢?他既喜亦悲,心窝里说不清是个啥滋味。

        当橡树园的大宅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在客厅的沙发上躺成了一个大字,仰视那可以望得见蓝天白云的穹顶,心里琢磨着,臭小子干得不错,钱包鼓了,不然,怎么能买得起偌大的豪宅呢?可当他一想到尚未不惑的儿子,竟然两鬓如霜,心里阵阵发疼,两行苦泪不由得簌簌地淌了下来,觉得儿子的钱挣得不容易,十三年的打拚,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煎熬与苦楚?

        他三琢磨两琢磨地便生发出一个念头,把儿子劝回去,当个海归

        做出这样的决断,是因为他心里有个铁底:儿子本事不赖。比照儿子在国内的两个同窗,那两把刷子岂能与儿子同日而语呢?可如今,一个竟位居省医院院长的高位;另一个居然博导加身,成了医学院的大拿,他们不仅收入不菲,而且甭提那日子过得有多么的滋润。儿子是货真价实的美国博士,又是美国著名医学院的精英,课题费是上千万美元的呀,这样的人才,即便是打着灯笼上那儿去找?倘若回去,在大医院里谋个一官半职当个权威,在大学里弄个博导啥的,还不易如反掌?如此一来,儿子可以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谋发展,不仅日子会过得舒舒坦坦,而且又会儿孙绕膝,他再也不必像现在这般牵肠挂肚,届时,一天的云彩都散了,那该有多么的惬意!

        于是,他向儿子开始了劝归战斗

    战斗是在周日打响的。小鹏原本为了让老爸来美的日子过得舒心、有趣,不寂寞,便投其所好,选了周末,引领老爸到卖工艺品和老玩意儿的地界淘宝。儿子知道,父亲在家经不得电视台赏宝”“鉴宝之类节目的诱惑,俨然成了收藏家,据说还鼓捣了不少的干货,什么粉彩、斗彩、青花的宝贝,八大、郑燮、唐伯虎的真迹,有的甚至还和慈禧老佛爷、蠹贪和珅、大太监李莲英什么的扯上了干系,儿子姑妄听之,也不言声,但心里明镜儿似的:一准赝品。可他不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折了父亲的面子。他觉得,赝品不赝品的不打紧,只要老爸喜欢,讨个乐呵就好。

       老朋随儿子走进市场,一打眼,尽是些草编的玩意儿,再不就是贝雕和现代的木艺。

        老朋灵机一动,觉得可以借题发挥,便连声地叹着气,道: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么浅的水,能淘出啥宝贝?

        儿子并未听出弦外之音,竟在一柄袖珍绞肉机前停住了脚步。

        那绞肉机,十分的小巧,灵便。他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突然,兴奋地叫道:爸,您瞧,这是1672年造的,能算得上是件古董吧!

        老朋凑上前去,显然看到了那上面铸造的一行阿拉伯字码:“1672”,便追问道:哪国造的?

   英格兰。

       老朋笑了:我想也不会是老美的,这玩意儿比老美建国还早100多年呢,应该算是古董了。

        儿子用10美元将这古董给老子买下了。

        老朋握着古董,突然冒出了一句:儿子,咱们回去吧!

        儿子没有听出端倪:咱们不是刚出来了吗,不急。

     我是说回国,咱们一起回去!

        儿子一怔,老爸来美不过二十天,时差倒过来还没多久,咋就要打道回府呢?

        老朋把话挑明了:这地儿水太浅,能载什么大船啊?

        小鹏终于听出了弦外之音,不过,他不想与老爸争辩什么,只是沉吟一笑,慢声慢语地说道:爸,您知道美国出了多少位诺贝尔奖的得主吗?

        老朋当然答不上来,但他不接话茬儿。

        小鹏望着老爸,笑着:那可都是大船啊!

        老朋反攻了:大船怎么着,杨振宁这艘大船末了还不是靠了老家这个岸吗?你呀,还是趁早回去!”

        小鹏也没急,笑着叫了声当初,可是您一门心思让我出来的呀?

        老朋被儿子的这一炮给打哑了。

        当他随儿子走进查尔斯顿那家颇负盛名的餐馆,叫了一道原本酥香嘣脆的软壳螃蟹,也觉得没滋没味了。 回到家,儿媳妇给他端上了一盘汁稠肉腴,甜酸可人的佛罗里达雪橙,他连连地摆着手;直到又递过一杯他从国内带来的六安瓜片,这才勉强地啜了两口,随后,便进了自己的卧室。

        他望着窗外那棵百年老橡上丝丝缕缕的西班牙苔,心乱如麻,悔不当初。他骂自己,是啥鬼迷住了你的心窍,让儿子走到了这一步!

       老朋是个养蜂人,他大半辈子过的是追花夺蜜的操劳日子。

       为了生计,当然,也是为儿子读书攒几个钱,他常年背井离乡,带着蜂箱奔走天涯。

       春天未到,他便上路了,追着油菜花、槐花和荞麦花的次第开放,常常沿着放蜂人的黄金西线,从云南永南县出发,经广西桂林,过川西坝子,越甘肃天水,至内蒙包头,再到青海西宁,直至新疆吐鲁番去放蜂;夏天,是采枣花蜜、荆条蜜、椴树蜜、苕条蜜的绝妙时令,他取道黄金中线,从广西玉林上路,经江西萍乡,江苏东台,过冀北河间、辽宁朝阳、内蒙赤峰,深入漠南草原,再转至兴安岭茫茫林区采蜜;秋风一起,他从浙江平湖老家启程,又踏上了黄金北线,取道山东泰安,经辽宁大连,再奔吉林敦化,进长白老林,去采山花蜜和洋槐蜜 。朋友们夸他,只有蜜蜂采不到的花,没有老朋踩不到的地界。就这样,老朋山一程水一程,风一程雨一程地走过一个个春秋。

        岁月如一指流沙,吹落他的青壮年华,雕刻出他一脸的沧桑。他的蜜,千种甜,而他经受的是万般苦。

        他的经历比说书人讲的段子还奇,那一次,在长白老林里,与带崽儿的母熊碰了个脸对脸,要不是猎人的一声枪响,早被熊瞎子添剩了骨头;想起在内蒙西拉沐伦河旁遇到草原狼的那个傍晚,他至今心有余悸。要不是从蒙古包里冲出来两只藏獒,也许再也见不到儿子和孙子了……

        令老朋难以释怀的并非那些危难、劳碌和艰辛,而是压在他心尖上的,对儿子的那份深深的愧疚。他觉得愧对了儿子,孩子念书时,他无暇过问,考中学,上大学,靠的都是自身的努力和造化。所以,他力主儿子到大洋彼岸奔个好前程。当他倾其所有把多年积攒的三千美金放到儿子的背包里,眼巴巴地望着儿子乘坐的客机朝大洋彼岸飞去,心里有说不出的敞亮。

        可是,那边到底有多好,好在哪里?到了那边,儿子的日子怎样过?……他一片茫然。

        这次来美国,他才从儿子朋友们的话里话外听出了究竟: 一般地说,大凡来美国发展,不经过八九十年的打拼,很难混出个摸样。像儿子这样即便是拿到了课题经费,时限过了,还必须申请新的项目,倘若无果,就要另寻他路。所以,美国没有可以端上一辈子,一劳永逸的铁饭碗。

        得知这一切,他的心咯噔一下子悬了起来,他岂能让儿子再过这种动荡的、老是潜伏着危机的日子呢?

        这会儿,他越发地羡慕起儿子那两个同窗在国内稳定无虞的生活。

        尽管今天没有说动儿子,但他劝归之心,丝毫都没有动摇。

        其实,小鹏一直放心不下渐渐老迈的父亲,早就动过回家的念头,而且相继与国内的几所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毛遂自荐,得到的回复,让他感受到欢迎的热情,但几许踌躇和困惑也跟随而至。最大的踌躇和困惑是对方一时无法满足他科研经费的要求。经费,是他课题研究的血脉,没有它,一切岂不成了泡影?

       随着两个孩子的读书,升级,他越发觉得回国变成了一项车动铃铛响的系统工程,难度越来越大了。而他在美国的科研项目屡屡获得成果,为人瞩目,他有信心和把握再拿新的课题经费。于是,他买下了橡树园大宅,决意接父亲来美国舒舒服服地享乐余年。

        岂料,父亲却唱起了另一出戏。

        不过,他心里有数,父亲的心结,终归会被他所化解。

        转眼,到了老朋七十大寿的日子,但老朋没言声。

        早晨 ,儿子和儿媳如往常一样,向他道过早安后,就带着孩子开车走了。

        他想,儿子忙,早把生日的事给忘到脑后去了,忘了也好,免得让儿子破费。

        傍晚,只见儿媳妇笑盈盈地抱着一大束鲜花进了客厅,儿子也是一脸的笑,捧着个很大的蛋糕回来了。

        刚跟他学了几天汉语的大孙子一进门,便不迭地喊着“爷爷过生日喽!过生日喽!”

       压根儿不会说汉语的小孙子用英语喊着生日快乐!生日快乐!”扑到了他的怀里。

       紧接着,儿子和儿媳的二十几位朋友相继登门,带着礼物为他贺寿来了。

        这个生日大派对相当的热闹。菜品叫的是中国馆子的外卖,国内寿筵上的主菜应有尽有,外加查尔斯顿时兴的多种甜点。

        老朋望着这一切,眼角湿润了。

        小鹏从大蛋糕上切下了第一块,放到了爸爸的盘子里,说道:老爸生日快乐!

        大孙子兴奋异常,他在爷爷教给他的词语中,终于想起了带寿的句子,喊道:爷爷,祝您寿……寿……寿终正寝!

        全场惊愕,随之响起了笑声。

        小鹏笑道:臭小子,你记错了,应该是祝爷爷寿比南山!

        大孙子搂住老朋的脖子撒着娇:祝爷爷寿比南山!寿比南山!

        就在这一瞬间,老朋的内心深处,闪过一丝隐痛:他让儿子出国,不仅害了儿子,也害了孙子。

        自己的孙子,竟然不会说中国话!

        这对于他来说,不啻是个噩梦, 他岂能甘心就这样继续下去。

        由于派对的气氛十分的热烈,也许谁也没有觉察出他心中的波澜。

        接下来,是令他没有料到的一幕。

        儿子端起一杯红酒说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老爸这次来就不走了,在查尔斯顿安度晚年了!

        这时,人们碰着酒杯,响起欢呼声……

        老朋很想说,这是我儿子的意思。可他深知,怎么可以在这么多朋友面前打儿子的脸呢?

        他向众人不断地鞠着躬,说着谢谢谢谢!

       ……

        当然,老朋劝归的战斗并没有结束;小鹏说服老爸的事情还要继续下去。

        但是,勿论谁输谁赢,谁说服了谁,都将是一出喜剧。

 

                                           2015年7月,记于美国南方詹姆斯岛。

 

 

                                                 载2015年8月21日美国《侨报》周末 文学版

                
                                        http://s13/mw690/001gm7ougy6RV3USpHK2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