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要在复制中求创新
(2008-10-14 09:48:44)
标签:
snsheyspace友乐网视聆通it |
分类: IT乱弹 |
火爆的“抢车位”游戏让人们领略到国内SNS网站“高超”复制能力的同时,也暴露了SNS网站之间互相盲目复制的本质。一味盲目复制,注定了国内SNS网站很难踏上盈利的坦途。在2008年互联网大会上,视聆通总裁孙政权接受媒体采访时称HeySpace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令业界惊讶的是,HeySpace远不如校内、51等SNS网站有名,却已经走上了盈利的征途。谈及HeySpace盈利的秘诀,总裁孙政权称秘诀在于SNS要在复制中创新。
早年就涉足互联网领域的孙政权对于SNS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HeySpace的发展理念也融入了孙政权的这些独特见解。孙政权认为,其他的SNS网站大部分是拷贝美国的模式,然后自己做,这样的模式从先天设计中就存在一个不足,商业模式只能照搬照抄国外的商业模式,收入无非来自于广告。HeySpace和其他的社区网站不完全一样,除了社区网站之外还增加了很多UGV(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可以说这叫基于互联网的增值业务。通过增值业务,HeySpace可以从用户身上去赚钱,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广告的方式盈利,这就是HeySpace与其他SNS站点的不同之处。
具体来说,HeySpace是在基于SNS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性的业务,通过SNS的平台整合到一起。SNS是交友社区,本身创造不了太多的商业价值。HeySpace利用SNS这个平台挖掘用户层面的一些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变成一个实时互动的平台,HeySpace平台下的169.net友乐网就是一个典型的在复制中创新的实例。
从表面来看,169.net友乐网就是SNS平台,与其他SNS站点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当其他SNS网站还在烧钱时,HeySpace平台下的169友乐网通过造星运动实现了盈利。在HeySpace平台中,169友乐网被打造成为可以创造价值的平台。孙政权发现很多169友乐网用户喜欢展现自己的才能,便想到了挖掘用户潜能的造星运动,169友乐网代言人郑建鹏就是一个被友乐网打造出来的明星。
最初,郑建鹏仅仅是169友乐网的一名注册用户,在友乐网仅仅是写写日志,发发照片。当爱好歌舞的郑建鹏将自己录制的一首原创歌曲上传到169友乐网后,引起了169友乐网工作人员的关注。随后,169友乐网开始栽培这个在音乐上颇有天赋的年青人郑建鹏。借助169友乐网和HeySpace的强大资源,郑建鹏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歌手。
后来,在169友乐网帮助下,郑建鹏与我能文化签约,开始了他漫长的艺术生涯。连韩国劲舞巨星RAIN也对郑建鹏的舞技大为认可,称其为中国一流的炫舞高手。现在,郑建鹏成为了闻名粤港澳的锐舞小天王,而他只是HeySpace造星运动中的成功人士之一。通过造星运动,HeySpace实现了盈利,用户也成真了自己的梦想,双方利益都达到了最大化,这一切都得益于孙政权总所倡导的在复制中创新的理念。
其实,HeySpace不仅仅在技术上实现在复制中创新的理念,在经营中,同样体现了在复制中创新这一发展理念。在国内外SNS网站考虑开放平台的时候,HeySpace已经开放了自己的平台。孙政权在2008年互联网大会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是说:“我们国内有一个合作平台,8月跟相关的互联网企业达成了联盟,我们提供3A,用户的认证、授权、计费功能,向庞大的用户开放服务,第一步我们做合作的平台,你有好的产品、游戏,只要保证版权是你的就可以放到我们上来。”另外,孙政权还提倡,互联网一定要走开放平台的道路,一家公司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做完。提供服务,应该秉承共赢,互赢的理念,这样互联网才能发展。显然,HeySpace在实际经营中,也没有一味的复制其他SNS网站的经营模式,而是进行了改进,这再次体现了在复制中创新。
放眼望去,国内SNS网站都在“复制”中发展,从技术,到盈利模式,都在一味的盲目复制。正是因为盲目的复制,国内大多数SNS网站还生活在靠投资生存的尴尬境地。校内、51.com和开心网虽然在互联网领域内名噪一时,可至今仍是业内公认的烧钱大户,相比之下,HeySpace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