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中国当代穿越小说的鼻祖

(2012-03-02 09:44: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无礼书评文化了
谁是中国当代穿越小说的鼻祖
    八十年代,是文学狂涌的时代,各种思潮和主义,如同钻破袋子的蛇,在汉语的森林里肆意舞动。现象是凌乱的,结构是松散的。那个时代,记忆和泪水交织,疼痛和欢娱组合,反思和控诉纠结,呐喊和批判融合。如果用我们现在阅读娱乐和休闲以及色情的阅读习惯来衡量,那个时代的读物太正经了,作品怪异的无法让人理解,但是,在那个时代,个性化私人叙述是合理的,而且代表先锋文学的方向。
   那个时代的阳光里掺和着荒诞,随随便便就砸在文学青年的身上,诗人最容易被荒诞感砸中。
                一部荒诞离奇的小说
   中国当代最早具有穿越特征的小说就出现在那个时代,但和现在通俗穿越小说不同,完全是先锋叙述,代表那个时代独特的心灵体验。这部中篇小说叫《煞有介事》,作者是张小波。据张小波的朋友,也是现在的同事宋强说,《煞有介事》写于1986年。
   1986年,张小波只有23岁。他是一个诗人。用我们现在眼光来看,一个毛头小伙子,刚出校门的职场菜鸟,一个激情四射的诗人。那一年,他写了一篇极其怪异的小说《煞有介事》,估计他当时不知道,现在也不是很清楚。这部中篇小说《煞有介事》可能是当代穿越小说的开篇之作。
   小说讲述了一个叫辛格的19岁大学生,内心焦灼不安,和上海一座鬼屋发生奇异的意象联系。小说中,没有一个人物是具象的,没有一个事件是清晰的,在虚幻中,辛格又重回现实,对大学补考的弃绝。在不连贯的叙述中,大致可以勾勒出一种意象:辛格和一位叫阿梅的死人发生了肉体关系,心灵通过对童子钟的寻找,不断发出颤栗的呐喊。小说中还出现杀童心灵罪感,通过忏悔,揭露四十五岁---四十九岁父亲的阴谋,影射对国家或父权的质询,对法典的怀疑,和张小波其他小说出现的精神叛乱是一致的。
   《煞有介事》太难读了,小说流行的要素,比如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征,基本都没有,把整篇故事读完,你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故事。小说是用意识流结构全篇,通过大段的心灵独白来完成叙述,用私人化的诗歌语言和读者对话。阅读张小波的小说,比如,《煞有介事》,是美感盛宴,快餐文化消费的心态是无法接受的,需要静下心来品位。这种美感不是来自故事的吸引力,而是来自语言的诱惑。汉字都是普通使用的汉字,但通过作者意识流的运用,组合在一起,很难读出一点点意思。“语言的尸体横山遍野”,摘一段诗歌意象的叙述:他当然不能证明,他已经穿越了表象进入了鸟的视野。坐在巨大的黑房间,叼着嘴里的粗大的雪茄显着红光,他坐在巨大的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死亡。现在他感到了衰竭和苍老。他不是因为召唤而是出于惯性,梦游也已经使他厌倦不堪。
                实名制和身份眩晕
     张小波喜欢实名制写小说,不是说张小波署名用真名,而是小说中的人物,有很多都是现实中的人物,《煞有介事》里就出现了宋强。张小波自己实名出现在自己的小说中。在表达荒诞感小说中,实名制不是起到纪实文学的作用,相反,制造的是阅读的眩晕。如同马原在《虚构》开篇说,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煞有介事》开篇也说,眼镜蛇是我的笔名。这一看便知。我真名叫张小波,写诗的那个。
   《煞有介事》最不可思议的就是身份错乱,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展现一个叫辛格的学生内心独白。但奇怪的是,开篇,作者就写道:“辛格是辛格,他不是我,也不是别的什么”。这句话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这个寓言式到底暗示了什么?实际上,“我”和辛格的身份界定很模糊,有时,辛格是“我”,是“我”的心灵独白。有时候,辛格的心灵独白靠“我”来完成。辛格在小说中并不是他者,有时候合二为一,有时候一分为二,“我”还和辛格展开奇异的对话。
   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阿梅,是身份不明物体,有时候是已经死去的使女,一个死去的人,居然复活,和辛格发生肉体关系;有时候还是畅销的布娃娃,属于市民手中的玩物;小说的结尾,阿梅又成为“我”身在国外的女友。
    这种内倾式存在主义哲学表达,是八十年代特有的风景,刚从疼痛中醒悟的文学青年,你得允许他们采取任何方式讲述自己的心灵体验。和这种风格类似的小说,典型的是格非的小说《褐色鸟群》,结构和《煞有介事》相似,支离破碎,颠倒错乱,似乎没什么主题。通过虚幻和现实的紧张对立,把内心浓浓的存在荒诞感体现出来。还有残雪的《山上的小屋》、《阿梅爱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马原的《虚构》、《冈底斯的诱惑》等等。小说里都张扬着卡夫卡的幽灵暗示,对现实的质疑,表达自己强烈的不适应感。
              穿越小说的鼻祖
   《煞有介事》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被当代文学史忽视的部分,就是该小说是当代穿越小说的开篇之作,虽然不具备现在穿越小说完善的形态,也不像现在市场流行的穿越小说,通过市场和炒作,属于制造出来的阅读快餐。
   我测算了一下小说中的年代,小说发生的年代是1985年,作者穿越未来穿越到2008年。小说提到,辛格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接受《斯德哥尔摩太阳报》女记者采访,2008年,没带任何证件的辛格,跳入冰河自杀。
   虽然小说没有重点叙述2005年和2008年,但《煞有介事》也算上具备穿越小说的雏形了。
   穿越小说叫科幻小说也好,魔幻小说也好,总之是荒诞的。在八十年代同时代那些荒诞不经的小说中,叫荒诞小说也好,叫黑色幽默小说也好,都没有明确出现穿越过去和未来的情节。当代出现明确穿越情节的是小说《交错时光的爱恋》,作者是席绢,写于1993年。也就是说,比《煞有介事》晚了6年。
  《煞有介事》算穿越小说的开篇之作,张小波也算是穿越小说的鼻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