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年40万高考生录取不报到 正常!

(2006-07-05 00:12:18)
分类: 钝刀随便乱论了
每年40万高考生录取不报到  正常!
    半夜,我从地震新闻运作的紧张状态中回到家,才想起来看看博客。一看,吓得我一激灵,竟然有那么多人探讨香港的大学PK北大清华。发现说的不客观,有的甚至在胡说八道。
     我觉得用一个成语比喻一下很精确:刘姥姥进大观园。香港的大学是我国的高校,在内地招生很正常。而且,香港的大学一直都在内地招生,这几年,香港的大学可以参加内地本科一批录取,名正言顺地登陆北京高考志愿表。
   2005年的时候,北京的一位被清华录取的状元移情到香港读书了,当时,有人说清华很难堪,这并不是一件新事情。其实北大每年录取不报到的考生有10多个,考上了北大竟然不报到?是的,每年都有,他们这些优秀的考生都疯了?没有,去香港和国外读书了。
    我再公布一个数据,每年高考结束后,收到大学通知书后不去报到的学生是40多万,一点也不触目惊心,很正常,除了一些考生对录取的院校不满意准备复读外,还有一些优秀的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直接到香港和国外大学读书了。录取不报到虽然挤占了高校有限的计划,伤害了高校的面子,但在我国高考制度发展的轨迹上,这种现象是进步的,如果把香港和国外的大学算进来,说明学校之间的竞争加剧了,真正受益的应该是学生,因为学生上学的选择余地加大了。
   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我们有了恐慌感觉,并不是“狼来了”,实际上是我们太适应我们多少年没有改变的高考录取体制了,优秀生源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国际化也是世界上所有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人才的争夺已经进入了全球化。
    香港的大学会不会把北大清华搞下去,我觉得这个问题怪怪的,强拉硬拽的,有点莫名其妙。如果说北大今年录取了两个状元,清华一个没录上,我们就说北大把清华搞下去了?更何况大学的实力评比本来就是一个非科学数据,北大清华的领导对大学排行榜恨之入骨,连剑桥耶鲁的大学都在异口同声拒绝大学排行,我们却在这里搞PK,不但伤害了北大清华的感情,同时也伤了香港的大学。
    我们更不能派生出虚无感,觉得北大清华该倒掉了,那更是胡说八道。要知道,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招生,同样,北大清华也到香港招生,耶鲁剑桥招收内地的留学生,别忘了,北大清华同样有来自美英帝国主义的学生。高考考生拿着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到国外的大学是可以享受奖学金的!从这一点更说明,北大清华的招牌在国际上还是有江湖地位的,国外的高校比我们精,他们可不是250啊。
     我个人认为,来自海外的大学到内地招生的力度还是有的保守,仅仅有香港的大学可以参加内地本科一批录取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耶鲁、剑桥、哈佛、斯坦福也可以参加本科一批录取,优秀生源的竞争才真正进入白热化,如果一个考生在高考录取时,同时收到了北大、清华、耶鲁、剑桥、哈佛5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国的高考体制才真正进入了良性发展的时期。
   想不通的是,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很多年了,为什么今年才刺激我们的神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