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眠

(2015-04-19 10:46:17)
标签:

锡兰

分类: 咖啡时光
冬眠

Nihal,我没有离开,我没能离开,我现在,又老又疯,甚至变成了另一个人,不管你怎么想吧,我不知道。但是这个新的自我,不让我离开,并不是因为你才留下。伊斯坦布尔没有什么我熟悉的东西,一切都很陌生,到别处也是。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你,每一分每一秒,我都想念你,但我永远都说不出口,因为我太骄傲。让我与你分离太可怕,也不可能发生,但我知道你已不再爱我。我知道我们回不到过去,我也并不后悔,就将我当作你的仆从吧,或是俘虏,让我们一起生活,随你的心意。原谅我……


一部深思熟虑的杰作。

 

在啃过一堆烂番茄后,偶尔吃到一个好的,诚如木心所言:有种报了仇似的痛快!


从《远方》到《安娜托尼亚往事》再到《冬眠》,锡兰的风格始终没变,远近交替的镜头,浓郁的土耳其风光摄影,简单朴实的生活,以及人心深处的洞察。和前面几部稍显不同的是,《冬眠》在对白上出现飞跃式的拓展,在氛围的营造以及角色的打磨细腻程度上更加游刃有余,并带有浓厚的托尔斯泰风味。三个小时的片长,我像是又在重读《安娜.卡列尼娜》,男主人公像极了列文,女主人公则有安娜的影子,这种细心品味的感觉,只有维斯康蒂的《豹》以及安哲罗普洛斯的《永恒与一天》曾带给我。


严肃地生活,如今已完全过时。在萨特与加缪的年代,青年被存在的迷惘困扰,活着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思考是一种美德。在今天,青年被科技、时尚和娱乐引领,快乐至上成为公开宣言,严肃地生活被当成笑话。时代精神的变迁,真是让人难料啊!


话说回来,谁知道三十年后又会是什么模样呢?今天快乐的青年,早晚有变老的一天,那时世界不再为他们欢呼喝彩,也不再为他们而存在。他们中的大多数,终将面对平庸的自己、平凡的生活,喧嚣也好,愤怒也好,同情也好,悲悯也好,都与自己无关,不再有人关注你在做什么,想什么,甚至最亲最爱的人都开始讨厌自己。


也许是我太过悲观吧,观影途中,我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将来的影子。男主人公看上去很美的生活:富足的经济条件,年轻漂亮的妻子,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生活平静而安逸。但华美的表象之下,是世界与内心之间深深的隔阂——自以为充盈富足的精神世界,却无法与外界引起任何共鸣,没有人真正关心你在想些什么,没有人真的在乎你的辛勤劳作,甚至每次聊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最后都以尴尬收场,却还要不断地为自己进行各种辩解。片尾对妻子无奈的表白,让人落泪:“我已经尽我所有,为何还是如此孤独,我爱你,可惜已经与你无关,看着你近在咫尺,自己却仿佛漂泊海上的孤舟,始终无法靠岸……”


冬眠

不可忽视的是锡兰对社会阶层之间矛盾的刻画,这种思考与忧虑一直伴随着锡兰的所有影片。《远方》中抽烟的细节一直让人记忆深刻,小青年自己的廉价烟被拒绝后的那种失落,在《冬眠》中已经变成富裕阶层和贫苦阶层之间无法沟通的鸿沟,并且构成影片的另一大主题。事实上,整部影片的张力,都基于这种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展开,并隐隐透漏出一种不安气氛,妻子善良的捐助被白白烧掉的情节,让这种矛盾达到了高潮,似乎土耳其这几年的社会动荡,都在影片中得到了注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聂隐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