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孤独

(2011-09-04 13:45:26)
分类: 幽窗小语

手机阅读时代,以这部小说作为尝试,实在有些哭笑不得,等了一年多未等到纸质版的消息,刚读完回头一查,纸质的却已在6月出版。而在一个多月的上下班时间里,我已断断续续不紧不慢地将小说读了两遍。


叙事的快感


我在想,如果十年前读到这部小说,会是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定会猴急的废寝忘食一口气读两遍才罢休吧,单从叙事的角度来看,读过的所有小说都无出其右,简直如瀑布般一泄千里,没有一句啰嗦,没有一丝停顿,让你从头到尾都酣畅淋漓。没有景物描写,没有心理分析,没有任何铺陈与修饰,叙事的快感,凌驾于一切思考,充斥着整个阅读体验,粗粝、原始,让你应接不暇,这便是昆德拉意义上的原小说吗?我想是的,它除了是小说,其它什么也不是。


政治的玩笑


奥雷连诺上校让我不自觉的想起电影《风吹麦浪》里的男主角:清瘦的面容,惊异的眼神,孤僻样儿,印象中照片上的切.格拉瓦也是如此,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革命者都是这样一副模样。


小说竭力避免从正面描述战争与政治,也避免从正面描述奥雷连诺上校,所有关于上校的叙述,都是侧面的,隐晦的。和雷麦黛丝的爱情、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不断发动战争,又突然厌倦战争,在自己周围画上隔离圈,晚年制作小金鱼,上校的一切举动,都透着深深的孤独感,为了强调这种孤独,马尔克斯又给他加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和阿玛兰塔的神秘感一样,贯串着整个叙事。


唯一能理解上校的孤独的人,是母亲乌苏娜,永远充满活力的乌苏娜,从不屈服于命运的乌苏娜,其顽强的生命力,甚至超过了奥雷连诺发动的所有战争。当初,为了不把房子刷成蓝色,奥雷连诺们发动战争,牺牲了所有的青春和热血,结果最后换回的是保守制度的优越性:房子就应该刷成蓝色。停战签字仪式上,奥雷连诺掩饰不住的厌恶和蔑视,甚至不惜一切毁灭自己存在过生活过的所有证据,为的是不让这个政治玩笑烙在自己身上。


乌苏娜早就看出了战争的无用,轮回的宿命使她将一切改变都当成是吉普赛人的把戏,她明白奥雷连诺的失败,是来自自己内心的失败。知道要反抗什么是容易的,为了什么去反抗,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奥雷连诺到后来再也想不起自己在为了什么而战争,甚至不知道该怎样结束这场战争,当一切努力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时,奥雷连诺被自己的挫败感击溃了,而乌苏娜却顽强的活了下来。


生殖的恐惧


奥雷连诺上校没有后代留下来,阿玛兰塔也没有后代,小说中最重要最孤独的两个人,都没有后代,不知道这是否是马尔克斯的刻意安排。小说从生殖的恐惧开始,并以生殖的恐惧结束,难免让人联想其中的隐喻。


事实上,布恩蒂亚家族里的每个重要人物,都像是暗含着某种隐喻。家族的第一位成员霍.阿.布恩蒂亚代表开创,奥雷连诺和阿卡蒂奥,是相互较量的两股势力,奥雷连诺代表对命运的反抗,而阿卡蒂奥代表现世的享乐,奥雷连诺第二和阿卡蒂奥第二是这两股势力的交换,死后被人开玩笑的置换,更像是将他们换回到正确的位置。乌苏娜和阿玛兰塔则分别代表着新生的和保守的两种制度。结合了开创者、反抗者、享乐者精神的最后一位奥雷连诺,和结合了新生与保守力量的阿玛兰塔.乌苏娜,生出了一个怪胎。


小说的结局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后殖民时代的温床中,生出的怪胎,像是百年来隆起的一个疮疤,无法消掉,孤独的耸立着,既无法抹去,也无法推倒重来。殖民的势力,和本地的势力,在长期的较量与融合中,让人心生的竟是生殖的恐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