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冬的假期

(2010-06-04 22:07:14)
分类: 咖啡时光

我真高兴安安就要开拍了。灵感来自张安槿的小说<流放>,加入了天心的<绿竹引>,古梅的<夏堤河之战>,许多许多。想象这部电影,像外婆从日本带回送我的一条粉红撒银线纱巾,我爱迎着太阳光抖开,看着密密疏疏、丝丝缕缕的经纬,仿佛我的情怀,坤厚的,孝贤的,他们的思绪和用心,共同织出了一片人人都爱的锦澜,我们的安安呀!
                                                                  ——朱天文. 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

 

冬冬的假期

为了呵护心中那份最初的美好感觉,已经尽可能不再去碰当初欣喜过的影片,然而有时兴之所至,心情就好比,好比小林一茶的俳句:“我生的故乡,那儿的草,可以做饼哩!做饼的草,长青了哩,长青了哩!”


重新翻出来,原因也不过两件:其一是知道了影片拍摄地,乃天文的外婆家,而当时未曾留意,想再仔细瞧瞧她外婆家的房子,以及她外公的留声机;其二则是出于某种无聊的证明,就是想看看,几年过去,那些美好的,是否依然美好,或者反过来,自己的内心,又是否依然明净如初。


一九八三,这一年,侯孝贤三十六岁,杨德昌也三十六岁,朱天文二十七岁,陈坤厚大一点,四十四岁,吴念真,三十一岁。那时侯孝贤一年拍一部电影,《风柜来的人》只花了二十二天拍摄,《冬冬的假期》二十八天,《童年往事》稍长,也不过四十四天。而且正是突然发现了什么东西,心头热乎得要命的时候,《风柜来的人》卖座不佳,下片后他又重新花钱配乐,重新删增,惹得吴念真逢人便说:“都下片了还有这个劲儿,侯孝贤他妈的真是,自己过瘾!”


我在想,如果重新来过,这样一部电影,会拍成什么样呢?开头肯定要拿掉,多稚气啊,自己看了都要脸红,还有冬冬的信,也要被精简去大部分,寒子怎么处理,仍然令人头痛,唯有婷婷和外婆的部分,可以不必动,闲笔则还要大量增加。另外一点可能大家当时都没有发现:影片是不必配乐的,完完整整的一个夏天!


都是三十来岁的人了,围着一帮孩子拍片,每次收工了,就在天文的外婆家里围着吃饭。天文那边,则是全家出动,外公、外婆、妈妈、自己、妹妹、妹夫,加上一镇的群众演员。


侯孝贤的初衷,是想借冬冬的眼光,来看这个民间的烟火世界,那还是一个混沌的世界,也是一个真实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世界。而我们常常容易忘记,自己以为清晰的世界,实际只是一个空洞无趣的萎靡世界。

 

冬冬的假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如夏花
后一篇:仲夏夜之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