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
(2010-01-24 22:55:35)分类: 笑忘录 |
我是爱吃鱼的,打个比方吧,有次和朋友去公园游玩,见到据说是亚马逊河的红尾鲶鱼,走出公园便对友人说:“那么大的鲶鱼,煮了一定很好吃”,友人大骇。
似乎从小时候起,我就爱吃鱼,天天吃也没意见,因此见到那大红鲶鱼,才馋性不改,说出煮鹤焚琴的话来。因为爱吃,学下厨的时候,也就摆在了第一位。天可怜见,还不算笨,多次尝试后,终于也能烧出一道鱼来了,便是这黄骨鱼。自信比妈妈做的还要好吃,在这里臭美一下。
黄骨鱼,学名黄颡鱼,在北方的餐馆里也见过黄刺鱼、黄鸭叫之类的称呼,而且每个地方的称呼好像都不同,四川人称之为黄辣丁,江西人称之为黄丫头,不管怎么称呼吧,鱼总还是那鱼,反正在我们那里,就叫黄骨鱼。
黄骨鱼生的也怪,简直是滑稽,两腮边各长一根大刺,头上还顶一根,整个身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头戴刚盔、全副武装的勇士。而且刺也不是白长,是能蜇人的,蛰到的话会发肿,还会出血,小时候便被蛰过好几回。蛰到后再揪住它头上那根大刺提起来,便会发出“唔唔唔”的叫声,像是讨饶,又像是不服气。但这都改变不了命运,因为实在是好吃的鱼啊。
黄骨鱼的做法可能也多,但窃以为还是做汤为宜。捡不长的三四条活物,剖之,先用中火油煎至鱼身变枯(煎时放盐,煎的过程会有些油溅,小心),然后沏水起汤,放姜丝、蒜片,文火煮沸,再加入尖椒(小青椒为宜)、剁辣椒(调味关键)、以及酱油、味精少许(可适量再加些盐),小煮一到两分钟,撒香菜,起锅,一盘鲜嫩的黄骨鱼汤便好了。
味美的历来都会入诗,像河豚、青笋、螃蟹、鲈鳜之类。黄骨鱼没能入诗的原因,想来是东坡先生没吃到过,可能古人见黄骨鱼长得那么丑,以为味道也会差劲吧,又或者是古时黄骨鱼还没有迁徙到淡水域来也未可知。如此算来,我辈也是有福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