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履之往

(2009-04-29 12:58:59)
标签:

木心

分类: 幽窗小语

致帕斯卡:您的《随想录》,开始,我是逐节读,后来,凡涉及上帝的,我像傍晚放学回家的孩子,阵雨乍歇,跳过一汪又一汪的水潭……

 

素履之往

 

 

 

 

 

 

 

 

 

 

       著者:木心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字数:5万
       阅读难度:★★★☆☆
       阅读花费:2-3小时

 

 

 

去年的时候,就有朋友向我推荐木心的散文,当时拿起的是《琼美卡随想录》,翻了翻,没有动心。昨天又走到木心的散文面前,觉得《素履之往》这书名好,又随手翻了翻,便看到前头致帕斯卡的话,这回,我动心了。但读完后发现自己还是上了当,除了致帕斯卡的话,以及下面这段文字,整本书就再也没有找到我想要读的:

 

我小时候,有一天傍晚坐在楼梯口睡着了,忽然觉得被人抱起来,一级一级上去,迷糊中知道是爸爸,他的胸脯暖暖的贴着我,烟草的气味,鼻息吹动我的头发,可惜楼梯走完,进房放在床上,脱鞋盖毯,我假装睡,又睡着了。下一天傍晚,估计爸爸即将到家,我便坐到老地方去,闭上眼,一动不动…… “这孩子真糊涂,怎么又睡着了?”——小人被大人用指节骨击头,叫做“吃火爆栗子”,我的悲观主义大概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讽世的文字,我可能读的少,不习惯,也总觉得不是很好的文字,因我猜测必是心中有愤他才讽,愤固然情有可原,讽就未免有点小家子气。老子有言:上善若水。尼采的话: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海面。我就觉得,真的完满了,应是有愤而无讽的,或无愤,也无讽。因大凡所讽,也无非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而且讽之前,必先占到一个高地,大抵要么拉上但丁、莎士比亚,要么拉上歌德、托尔斯泰,能像尼采那样自负的,要么精神不太正常,要么就是寡廉鲜耻。极力去区分俗与不俗,区分智者与庸人,崇尚塔尖的人,我可能永远也不会和他站到一边。

 

话虽这样说,我还是没少摘录:

 

1. 从前的“人心”被分为“好”“坏”两方面,嚷嚷好的那面逐渐萎缩,坏的那面迅速扩张,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好的坏的都在消失,“人心”在消失,从前的戏剧和小说将会看不懂。

 

2. 袋是假的,袋里面的东西是真的——曹雪芹用的是这个方法。红学家们左说右说横说竖说,无非在说袋是真的。袋是真的?当他们在说袋是真的时,袋里面的东西都是假的了。

 

3. 吾爱耶稣。一千年,他不来,两千年,当然也不来,不来才是,来了就不是脚色了。

 

4. 甲说:“我和乙,是哥们儿,就是假如我残废了,他会养我一辈子。”
   假如乙残废了,甲会养他一辈子吗——我想,没问。

 

5. 一个清早,但丁醒来,敲了七下钟,天色渐明,史学家把这叫做“文艺复兴”。很多年后,但丁又醒来,敲了七下钟,黑暗……仍然黑暗,有人劝但丁再敲,但丁说:我没错,如果敲八下,倒是我错了。

 

6. 如果米开朗基罗在雕大卫时,知道三天后这件作品将被炸毁,他一定歇手饮酒去了。
  “永恒”的观念,迷惑着艺术家。

 

7. 穆罕默德等山来电话,等了好久。
   穆罕默德打电话给山,山不在。
   这便是你们口口声声的现代、后现代。

 

8. 路上行人,个个脸色虔诚的朝自己的方向走,似乎要到幸福的所在去,如果那里并不是幸福,何必这样一步一步走,还举着伞哩。但世界人事是可知的,可推理而明悉的,路上行人,多半往不幸的所在走——既然不幸,为何要去?是哪,就因为如此,才叫不幸。

 

9. “电影”这门后来居上的艺术,正要成熟,纷纷烂掉了。满目坏电影。看一次等于受一次辱。
    偶尔看到了好电影……报了仇似的痛快!

 

10. 艺术是光明磊落的隐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声音
后一篇:负暄琐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