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都

(2007-03-09 08:22:33)
标签:

川端康成

分类: 幽窗小语

古都

 

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白莲花,开放在水深处,永不凋零,也永远无法触碰。重温川端康成的《古都》,不知为何产生了这样的感触,记得以前读施笃姆的《茵梦湖》时仿佛有过,只是这次的白莲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说不清楚又眷恋不舍的美,或是一种传统的温度,它大过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又小若一朵花,就像千重子的心事,似重又似轻,川端将它化作两株紫花地丁,开在古都深处。

 

年过六旬的川端康成,对已成弱势的古老传统的留恋,或多或少包含着一些哀怜,但这种哀怜不是作为旁观者的哀怜,它融进了自我,因而来得更加纯粹和强烈,这种恋与怜交织的氤氲,就始终挥之不去。将深情渗透到字字句句,耐心而细致的拂拭,《古都》的写作,该就像秀男给千重子绣腰带一样吧,才会完成得如此素净而从容。没有了《雪国》的隐晦与疲惫,也没有《千只鹤》的颓丧与哀伤,《古都》的清新朴素,大约是步入老年的川端康成对美的最后憧憬,那薄如纱的缱绻,细如丝的惆怅,轻如风的忧伤,被一个孤单的女孩柔顺地包裹了背在背上,走在黄昏里宁静的樱花树下,我就会觉得是日本美的一种极致绽放。

 

千重子总有被父母遗弃的感觉,川端大约也是总有的,三岁失去父母与被父母遗弃,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千重子的心事,在川端心里一定是有回音的。一如《雪国》里的叶子,《千只鹤》里的文子,千重子对世事的淡漠,对人的顺从,看似弱小与害怕,其实蕴藏着对生命的过分认真与虔诚,那种源自天生的自信又因为对他人信心的缺乏而变得犹疑。千重子真心希望水木真一能够理解她,他看到的幸福的千重子其实是脆弱而可怜的,甚至当面说出了自己是弃儿的身份,但是千重子不知道,她的可怜与孤单真一是永远无法体会的,正如岛村与叶子,菊治与文子,真一与千重子之间有着一段天然的距离,这段距离,恰恰是世界与川端康成的距离,一段自己无法跨越也无法原谅的距离。苗子才是千重子唯一能够获得安慰与温暖的地方,祁园节的相遇,北杉林里的拥抱,以及千重子家里的依偎,是一个相互寻找的过程,一种距离的填补。因此小说的结尾与真一、秀男、龙助其实是无关的,千重子会听从父亲的安排,苗子却不会答应秀男的婚事,千重子早已放弃了自己的幸福,而苗子的幸福只因千重子的存在才有意义。苗子只是一个幻影,或者说是一种寄托,一种渴望,她的出现与消失,既无法把握,也无从挽留。

 

川端康成对《古都》无疑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也当是一次娴熟的表达,千重子和苗子的描画,深沉而柔和,细致到眉心,在古都浓厚的气息下,宛若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对景色的点缀,气氛的渲染,以及传统节日的描述,都丝毫不觉冗余与乏味,这只能是一个真正达到自由的作家才能做到的细腻又不露痕迹,不饰雕琢,却充满诗情画意。

其实一个人对于一座城市或一种传统,是谈不上经历的,并非人经历了城市,而是城市经历了人,因为一座城市远比一个人长久,人生如寄、如客或是如梦都是相对天地而言吧。现实中的古都是脆弱的,它经不起风霜,记忆中的古都却固执的保留了下来,连它的肤色和温度也都保留了下来,谁又能说不是一种永恒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读到朱天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