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之武宏伟
教育之武宏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70
  • 关注人气:3,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给我们的启示

(2016-09-16 12:53:08)
标签:

育儿

教育

家庭

分类: 家庭教育

(一)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平等意识。在美国,大人跟孩子谈话永远是蹲下来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父母负责引导、帮助分析,但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孩子参加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么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美国家庭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放在令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墙上门上贴满孩子们的“美术作品”,父母很少强求孩子的言行,孩子们像伙伴似地称呼长辈的名字是很自然的事。

2、注重培养动手能力。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他们会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环境和条件进行劳动训练,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美国父母认为劳动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劳动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美国父母看见孩子在墙上乱画,用嘴咬玩具,拿剪刀在书本衣服等物品上乱剪乱画,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而是会感到高兴,然后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

3、注重培养独立能力。在美国,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家长普遍支持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工、做兼职等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说过孩子与父母睡在一起。

在孩子打理日常事务上,父母只帮孩子做一些当时年龄还无法做到的事,凡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尽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

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美国人不会让孩子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应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认为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美国小学在课堂上对孩子从不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肯定孩子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通过思考得出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二)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给我们的启示

 

1、不要太功利。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光宗耀祖”“光耀门第是读书人的追求与目标,望子成龙是家长的最终目的,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紧密地融为一体。这种具有功利性的教育目标,其期望值之高,功利性之强,并不是全体国民所能承受的。要想每一个子女都能实现有出息、好职业、一生顺境的兴家之目的,谈何容易!出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静心地坐下来读书学艺,从而忽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反而扼杀了天才,导致有心栽花花不发的负面效应。

由于在孩子接受教育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很少考虑其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道德意识等问题,即使学业成绩再好,将来也未必能顺利地立足社会,相反往往使父母期望值完全落空。

2、不要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现在不少父母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忽略孩子内心世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

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又造成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这种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3、不要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家长喜欢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行为,而当孩子违背他们的命令时,有的家长就会使用威严的家庭暴力,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教育理念”。

(本文是我的新书《为孩子立榜样》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f917700102z1bo.html的一部分,京东、当当均有出售,50本以上者,可以直接在我这里购买,有优惠、包邮寄。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