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组织生态系统的进化

(2018-07-12 18:08:30)
标签:

生态

生态型组织

组织生态

组织进化

分类: 管理类文章
组织生态系统的进化

作者:王海丰(Marcosir@126.com)

构建生态型组织可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来自于传统组织的自我进化。

传统组织的生态化首先要有一个内生的过程,该过程往往依托于组织任务,逐步打破组织原有的层级结构,实现内部组织的类别化与小型化。内部的组织演化的目的是为了组织的裂变做准备,为组织的生态化提供基础。在企业组织实践中,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阿米巴、内部创业等方式实现,而不断发展的阿米巴或内部创业很多会转成独立的公司,如海尔的小微创业。

内生化的组织变化,并非创造一个生态,而是打破原有生态的内部秩序,变原有的层级化和命令式的强连接组织生态为一种弱连接的组织生态。这种生态的连接可能依然要依托于股权,但业务的连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生态的外生则来自于相关产业链条、业务范围之内企业形成的协同性,这种协同性不同于大型集团化组织内部的股权安排,而呈现出连接的多样性。有些连接依然来自于股权,但更多的将来自于业务连接、技术连接、人员连接,甚至是客户及供应商的连接。

生态体系的形成是一种必然过程,并非我们这里谈组织的进化才有生态体系,但我们真正要研究的是生态体系发挥出的价值。就如同前面谈的内部生态组织一样,不仅仅控制结构是金字塔型的,生态价值也是金字塔型的。而现代的组织生态更多体现在合作者之间,打破了原有的控制结构与秩序,通过更广泛的连接反而扩大了生态的规模,使得因生态连接产生的价值更加丰富。同时,传统的生态价值管理是自上而下的,并且局限在组织内部或系统内部,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体系。而现代的生态系统更多是将分散的资源聚集起来,且呈现网络结构,而非金字塔型的结构。

对于现代的组织生态,最大的问题在于其组织间没有明确的规则,因此生态建设就需要在搭建和连接过程中不断确认和继承规则,让生态系统逐步秩序化。秩序化是一个关键的步骤,类似于华为提倡的熵减,并建立一个耗散结构。耗散结构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在耗散过程中产生负熵,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

组织生态有了其自身秩序之后,也就产生了生命力,产生了节点延伸的能力。而节点延伸能力是组织生态网络化扩展的前提。节点的延伸主要向外,目的是连接更多的资源,扩大生态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新进入的个体不但会接受组织的规则,还会对规则不断进行完善。随着资源的不断进入和叠加,生态体系的影响力也会呈几何级扩大。

传统的生态体系往往有其内核和主导力量,一般都围绕供应链构建,如围绕大型汽车品牌的生态体系。对于现代组织生态体系而言,一家独大的现象逐渐减少,更多是中小型企业或业务的不断聚集,通过聚集形成一个生态。因此这样的生态有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生态竞争的主体并不是某个大品牌,而是不同的组织个体,整体生态为个体赋能。因此,现代组织生态中的个体对生态的依附力更强,同时主动发展的意愿更明显。

对于生态的持续构建者而言,往往更多出于理想与利他,在支持本组织发展的同时,希望以演化和秩序构建的角度来影响生态,而非管理生态,是为了生态的合理化,而非集中化。

随着生态体系的不断扩张,生态内的组织也会逐步成长,由于其成长依托于生态,那么也会倾向于一种生态化的发展,基于自身构建更紧密的生态。这时,在生态内部会逐渐成为平台,围绕一些重点企业会形成一个个的平台。因此生态的连接不仅仅表现在企业间的连接,也会体现为平台间的连接。在平台内部,其秩序性更强,主导态势明显,或者以维护秩序为主的商业模式突出。在平台外部,平台的主体意识比较强烈,但依然会遵守整个生态的规则,同时,平台将会以自己的意识推动规则的优化。

对于现代组织生态系统而言,开放性是其最大的优点,可以不断吸纳生态外部的资源以优化生态,可以淘汰生态内的不适应生态发展的组织和资源。

对于生态体系而言,其生态自治之下的规则形成与运行变得十分重要,因此,生态内的信任反而成为一个超越股权控制的显性规则。生态内的企业通过不断磨合形成的规则会受到普遍的遵守,如出现恶意破坏与违反,其他企业为了维持生态的健康,将会共同抵制该企业,使得其无法在生态内生存下去。当然,生态体系发展过程中,各个企业融入和维护生态的背后,也会一直存在如何影响和控制生态的意愿。但这种影响和意愿更多还是通过业务合作体现,而非直接的命令,因为生态是开放的,是动态演化的,任何试图完全控制生态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生态内企业的游离出走,而单一企业虽然会强大,但往往也只能构建一个生态内的平台,并非替代生态。

从竞争的角度看,生态内部的竞争依然会存在,只不过对外部市场资源的扩张或技术资源的占有等方面,生态内企业合作的倾向会更大一些,这样才能体现生态的价值。同时,现代企业的发展并非大而全,而是基于独特资源或能力的一种精确定位,简言之就是各企业都要做自己擅长之事,再依托于生态,那么才会有更强的竞争力与爆发力。

不得不说,任何生态都会消亡,但生态有超越了个体企业的新陈代谢能力,所以说其可能活的更久一些。企业力量来自于不断积累,生态体系会加快这种积累过程,或者以生态内的协同代替某些积累。总之,生态是未来竞争的一个强大武器和动力系统,可以进化到什么程度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