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的两个导向问题
(2013-11-22 19:07:50)
标签:
财经 |
分类: 管理类文章 |
绩效考核的两个导向问题
作者:王海丰(Marcosir@126.com)
很多企业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年中(终)奖。我常常要问,到底是先有年中(终)奖还是先有考核呢?很多人可能会说当然是先有考核,可结果却是临近要发奖金了,才会忙忙火火的开始进行绩效考核工作,当奖金发放完毕,绩效考核工作也就可以松一口气了。我想这也是很多企业绩效考核的做法。
这种绩效考核往往没有体现绩效的导向问题。我认为,绩效考核,或者说绩效管理必须要体现出两个导向,其一是目标指引导向,其二是绩效评价导向。
绩效考核必须有经营或工作目标的指引作用,因此在拟定经营和工作目标的时候,绩效考核就应该跟进,年度的,或季度的经营目标确定后,绩效考核的方案就应该出来。目标是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任务,绩效考核则是对目标完成的评价标准,以及对工作重心的引导。如我们的数据类目标可能有多个,甚至互相矛盾,那么企业的导向是什么,哪个目标更重要,这就需要在绩效考核指标设定中体现。这也就是绩效考核的目标指引的导向。有些企业在各部门工作都快结束了,都年底了才去设定绩效考核指标,这就完全丧失了目标指引的导向,甚至会招致被考核者的强烈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业绩早已确定,不太可能指引,反而会受到业绩的掣肘,让目标设定趋于平和,考核的结果也就区分度不大,因为大的区分度只会带来大的质疑。
绩效考核的第二个导向则是评价导向,也就是说绩效考核应该较好的评价被考核者工作业绩的情况。这种评价往往需要量化指标,设定的指标尽量可衡量,或者评价打分尽量科学合理。这种科学合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设定所有的考核指标,只能针对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另外一方面,员工工作中业绩好坏优势并不仅仅取决于这个员工本身,还有环境的变化,其他人的配合等各种因素会影响该项业绩的完成情况。还有管理者的人为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希望管理者可以合理评价其下属员工,但这种评价又很难监督,难点之一在于上级或其他部门并不清楚员工的工作情况,再有就是很多公司员工之间不知道对方的绩效得分,这就使得管理者只要让员工认为他得到了合理评价即可,而员工也没有其他依据反驳。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一直主张绩效考核应该透明和公开,所谓的透明和公开就是需要至少在本部门,或者本小组内所有的员工应该知道别人的绩效得分,也知道自己的绩效得分。这样就给了管理者一种压力,让他的管理必须是清晰的、可衡量的,并且对待员工应该是公平的。通过员工考核公开这种模式不仅仅可以实现评价的组织内认同,也可以减少管理者亲疏有别的管理思路带来的危害。
总之,绩效考核其实是一个管理过程,其循环要要体现的就是目标管理的思路,让公司的目标管理真正落地。绩效考核的两个导向就构成了目标管理的一个循环,从目标设定、目标实施懂啊目标评价,实现整体的一个工作循环。
前一篇:奖金是给少部分人还是大部分人?
后一篇:矩阵式组织模式与公司级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