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北大、人大、清华的MPA怎么了

(2012-09-20 15:35:2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类文章
2012,北大、人大、清华的MPA怎么了

从2012年全国MPA招生来看,各个高校大同小异,基本上还是延续老的方法,国家联考、复试、录取,读书的方式大多以在职为主,即使有脱产也是少数。

2012年,作为MPA教育重地的北京,其领头的MPA教育高校,北大、人大、清华要么固执坚持原来的做法,要么就是出现了让考生捉摸不透的新方法,这种和MPA教育大潮流不符的情况不知道是未来改革的方向,还是这几个高校执意而为。

一、北京大学继续坚持双证MPA全脱产学习

在很多学校陆续取消10月单证MPA教育的情况下,都加大了双证的培养力度,从招生人数上就是不断上升。其实这是明显的一个趋势,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的硕士很多政府组织部门、人事部门是不承认的,这也是对MPA开办之初最大的诟病之一。随着改革的深入,2007年人大开始招收双证的MPA,北大后来也跟进。

可是从MPA学习的主要方式看,大多是在职学习,这也与公务员再提升的专业定位相符。但奇怪的是,北京大学不仅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双证MPA培养上,还对于双证的MPA教育进行限制,招生人数很少,与很多南方名校百人以上的规模差距很远,只有20人,同时,要求所有学员全脱产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断绝了现任MPA学习的可能性,使得北大的MPA教育成为了一个收取学费的普研。

二、MPA脱产学习有优势吗?

在大部分高校都推在职学习的时候,北大逆势推脱产学习,对考生有好处吗?如果把脱产学习变成一个收钱的“行政管理硕士(普研)”我们也不能说什么。但如果有些公务员为了上北大而辞职脱产,其损失可能是惨重的,或者某些人认为通过读MPA就可以当公务员,也是不恰当的。从目前看,国家招考公务员主要集中在会计审计、经济类、法律、中文、计算机等专业,几乎没有单位要求招考MPA学位,所以说,读了MPA可能并不一定好考公务员。

清华大学虽然取消了单证考试,但其双证也几乎全部是在职学习,因为其院长薛澜曾说:“我们发现,脱产学习的学员很难再回到原来的公务员岗位上去”。必须承认,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当你出来的时候想再进去可不一定那么容易了。那么,北大为什么还坚持这么办MPA呢?不论什么原因,至少市场给出了答案,北大MPA的录取分数线一直很低,与其学校的名气不符,同时,在招揽优秀学院入读方面也落后了。

三、人民大学为何疯狂招生应届本科生?

大家都清楚,作为专业学位,有工作年限的限制,但人大今年却招收了30名本科生。当然,这些都是推免的本科生,本科生想参加考试还是没戏。并且这些本科生全部都是脱产学习的。人大这是怎么了?难道以后MPA要走这个改革路线?

大家应该清楚,MPA教育是以经验和案例为主的,所以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本科生,如果同堂上课的话,老师都没法教了。(当然,人大没有让他们同堂,把有工作经验的基本都弄到苏州去了)

四、人民大学为何把MPA大部分名额放到了苏州

人民大学把MPA大部分名额都放到了苏州,好像是有80人,并且大部分要脱产学习,而这些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那么这么大规模的脱产(是北大的四倍),并且远涉苏州(虽然档案户口转到北京),毕竟也不方便,基本关上了北京公务员的报考之门。

而这些高校都是希望培养现有公务员的,不定谁未来成为了高官,也是学校的荣誉。但人大只给了20人的名额在北京在职学习。

五、清华为何大幅提高学费

清华MPA2012年进行了改革,尤其是大幅提高了学费,其学费达到了5.9万,是人大的两倍,是北大的两倍多。而2011年清华的学费仅仅3.5万。清华为什么不顾北京的公务员大多收入不高的现实,大幅度提高学费呢?不像南方的公务员收入高,复旦6万,深圳大学5.5万,中山大学5.4万的学费也没什么,可中央的公务员还是比较穷的呀。

也许清华是为了面子上不落后于复旦?还有就是清华通过和组织部、民政部以及一些省份合作培养MPA,这些基本都有学费报销。但可苦了那些没有学费报销的公务员了。

六、清华为何提前面试?

MBA的提前面试很多学校已经搞的风生水起,如今清华的MPA也开始了北方提前面试的先河,好像上海交通大学也开始了提前面试。那么,为何要提前面试?

提前面试的理由很简单,不让分数线卡主一些优秀的人才,毕竟很多人可能没时间复习准备。还有就是清华取消单证后,很多合作培养(如前述的组织部、民政部和各省)转到了双证考试。为了保证合作培养的推荐生有学上,必须要提前面试才可,因为清华双证每年的分数线是极高的。

但提前面试有了选择,其实也就卡住了一批人,那就是不是公务员,或者公务员的职位比较低的人。(其实MBA招生有一句话:我培养不出人才,我招到人才总可以吧)另外,根据前述清华公共管理院长认为脱产的MPA很难进入公务员系统的话,清华也不想培养太多非公务员,毕业后既不适合企业,也难于进入公务员队伍。

七、名校MPA的学习真的那么简单吗?

由于是在职学习,入学考试又比较好考,很多人认为MPA是比较好混的,尤其想趁乱混了名校学位,但可不那么简单。

北大招那么少的MPA,又脱产学习,其实是按普研的要求来培养的,那么北大普研可不那么容易毕业的。其实名校很多并没有大幅招生专业学位,因为专业学位好考,不想让自己的精英教育变成大路货,所以很多名校根本不招一些专业学位,或者很少的名额。如MPACC(会计硕士),北大就根本不招生,清华只招2-3个人,并且还说明是按普研培养。

人民大学招应届本科生,又那么多脱产,那么这些在职的人就要和这些应届本科生一样的学习要求,也就不是那么容易混一混就毕业了。

清华为了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早就改革了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要求,不管是否过四六级,本科生必须过“清华英语水平考试(一)”,所有双证研究生必须过“清华英语水平考试(二)”。并且这个英语考试以听力、口语为主,还没有选择题,全部是主观题,难度超过了对应的四六级。那么,这些读双证的在职MPA,有信心在工作多年后,白天工作,业余上专业课的同时,还能通过超过六级,应用为主的英语考试(与普研、普博竞争)吗?

八、恐怖的名校

名校就是名校,也够恐怖的。尤其是对于北京现任公务员来看,北大基本关上了大门,人大留了一条门缝,清华敞开了大门,可里面也阴森恐怖。

呵呵,欢迎报考名校!看来名校还是只适合踏实安心学习的人(脱产),或者是现有成就高、学习能力又超强的人。

(Marco发表于2011年10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