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人性及其阻碍作用——自然的视角
(2012-09-20 10:28: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化类文章 |
文化的人性及其阻碍作用——自然的视角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核心在于人是文化的动物,也就是人兽之别。兽只依赖于本能生活,不会追求所谓文化的世界,或者说精神的世界。人对文化的追求使得其脱离了野蛮的自然状态,成为了有自主意识的动物,也就成为了文化的人,开创了一种超越自然法则的群体原则。
正因为人的文化属性,使得人才具有了所谓的人性,而非自然的兽性。作为兽的人,其自由是天然的,其只有对自然的敬畏,并遵循简单的本能法则。这时的人是不能称之为人的,人必须经过文化的洗礼,必须成为文化的元素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的人,研究才会具有人性。
人并不是因为直立行走而高贵,而是因为人的文化性,才使得人伟大而高贵。但文化性的生成首先是对其自然性的限制,对于人来说,文化也是一种束缚,更是一种无奈。
有了文化,成为有人性之人,是一种超脱自然的状态。然而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人有了文化,就为自己打造了一幅文化的枷锁。动物重来不必考虑什么伦理道德,而伦理道德则是为人的根本,甚至于礼教也具有很强的杀人能力。
人类文化具有普遍性,人人希望文化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可以突破自然法则的束缚,可实际结果往往是文化之成为少数人享有的盛宴,对大多数人而言文化知识一种枷锁罢了。儒家文化,高举着大同文化的美好,实行的却是统治压迫的谎言。
文化永远是追求美好的,文化永远是追求自由的,可美好和自由从来不能实现,也就是用来追求罢了。其实很简单,文化旨在给人带来美好和自由,但文化又暗含着对美好和自由的伤害。一旦作为追求的对象,美好和自由也就成为了容易失去之物。黑格尔说自由式对必然的认识,却不知对必然的认识,正式队自由的放弃。
从更好理解的角度看,文化往往强调的是全体的美好与自由,而个体追求的都是个人的美好和自由。自此而下,美好和自由永远不可得,因为不可能每个人的美好和自由是一样的,很多时候某人的美好和自由往往是对你美好和自由的侵害。及时我们有物理学意义上一致的衡量尺具,可美好和自由的评判又有其主观性,又是不可衡量之物。
文化虽然为人摆脱自然创造了条件,但其又称为了新的压迫与束缚,文化是有其人性面的,但同时也是有其阻碍作用的。人为了成为人,不是获得了更多的美好与自由,而那时放弃了某种自然的美好与自由,成就了文化之美。
文化是一种创造,但这不是造物主的创造,而是人类自身创造的文化世界,这大大增加了人类所面临的复杂性,也即增加了人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其实也是一种现代特征。
人的文化世界不是单一的,人的文化世界四随着人类社会起源而起,因此人的文化世界又有其文化结构和复杂性。这种文化的差异突出表现为一种冲突,也就是文化的扩张性,在这种扩张过程中,价值的单一化,或者说文化的霸权主义盛行,这种文化的自大其实就是来自于自然造物的冲动。
文化本是人的创造,是人性的体验,似乎没有优劣之分,但在地球文化的熔炉之中,却一定争个你死我活。不知这是否是人类之幸。
(Marco写于2012年2月20日)
前一篇:精英非君子:劣币逐良币(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