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海丰Marco
王海丰Marco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68
  • 关注人气: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服务业陷阱——中国增长模式的选择

(2012-09-14 14:22:51)
标签:

杂谈

分类: 产业类文章
服务业陷阱——中国增长模式的选择

中国增长模式的选择,是一个长期课题,也是一个阶段性命题。对于中国增长模式虽然多有总结,但在国家层面仍然有太多疑惑。可是当我们回到产业层面,似乎规律性又十分明显。最近读到吴敬琏的《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本书探索了对经济增长模式的新认知,即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理论逻辑和转型的方向,详细分析了转变增长模式的政策。

吴敬琏认为,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上经历过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增长模式,投资驱动的早期增长模式是一种缺乏效率和必然带来严重社会后果的增长模式。同时,从实践角度看,以重化工投资作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是与我国的资源禀赋有冲突的。

从经济增长的绩效看,中国一直在实践一种粗放增长模式。吴敬琏发对投资驱动的重化工的发展方向,希望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尤其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大力发展服务业、普及应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放在优先的位置,可以改进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

从某种程度看,吴敬琏并不主张以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我看,吴敬琏虽然也有服务业与工业互相促进的提法,但从阶段性和整体性来看,中国仍然不可忽视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大国,这种国家不可能在产业链分工中仅仅占据一小部分,有必要在多个领域占有优势,由于服务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真正的价值创造往往源于生产制造端,重要要想在国际分工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大力发展工业。同时,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重化工业往往是很多西方大国的强项,所以也不能说重化工不是方向。我们必须建设自己的重化工业基础,这才是工业竞争的最高端。当然,提高重化工的投资效率,降低资源的利用也是至关重要。其实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中国早已经不完全是利用本国资源制造产品的阶段,而是全球采购,全球营销的阶段,早已经成为全球工业的重要一环,而控制全球工业的高端,也即研发这样的知识高端,已经重化工这样的产业高端都十分必要。

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源自什么?我认为是源自生产,吴敬琏推崇的生产型服务业,如果没有生产从何而来,没有高水平的生产谈何竞争力?从工业角度看,中国远没有占据工业制造的高端,这时去盲目发展服务业带来的结果可能是事与愿违。其实很多城市就出现了这种问题,产业空心化已经产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生活服务业倒呈现暂时的繁荣。尤其是房地产大力推动城市发展的时候,很多工厂、工业园成为了各种住宅与商业楼盘。那么,房地产之后,我们靠什么职称城市经济,支撑城市竞争力?

国内地产很热,但国外地产公司是很难上市的,也没有多少世界500强是做房地产的,大部分还是生产制造型企业。盲目把城市地产化、服务化,有可能杀鸡取卵,自食恶果!

(Marco写于2011年1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