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为何君主立宪?

(2012-09-14 14:21: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政治类文章
日本为何君主立宪? 

中国的封建统治在清朝末年风雨飘摇,在外来强敌,尤其是强势文明的入侵下,逐渐丧失了王朝的自信。在一系列打击下,一批精英痛定思痛,开始探索对国家改良的方法。这种改良主要是参照西方的政治体系与经验,主要可以分为立宪派和共和派两股主要的思潮,与当时世界上英美两种成功的政治实践相结合。

当时的共和派,效法美国的共和制,而美国的共和制发端于独立战争之后,共和派希冀以按照美国的方式以战争方式驱逐满人,成立一个以汉人为主宰的共和国。不同于共和派的同盟会,立宪派主要主张走英伦道路,先君主立宪,在宪政的框架下逐步走向共和。

仅仅从契合实际的角度看,也许以梁启超为带便的立宪派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更有利于国内局势的稳定。这也不是没有先例,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君主立宪实践对中国其实是一个正激励。在中国这个角斗场上,日本已经有了和美英俄这些传统西方列强并列的地位。日本的成功使很多中国人看到了一条崛起的路径。当时,君主立宪还是共和制在国内外向来争议不断。但这种争议仅仅局限在理论层面,共和派根本没有与立宪派抗衡的能力,充其量是个搞搞暗杀暴动的恐怖组织。

但最终的结果是立宪派失败了,不是因为与共和派的斗争,而是因为清朝政府的自己不接受君主立宪,封住了君主立宪的道路。但清朝政府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甚至开始无力约束地方的政治走向,地方割据的局面初步形成。辛亥革命一声炮响,革命薪火迅速燃遍大江南北,各省纷纷改旗易帜。但革命虽然胜利,可革命力量在地方势力渗入下立刻被摊薄,甚至出现了袁世凯的复辟。

审视中国,君主立宪制的失败为什么?似乎已经不言自明。但日本的君主立宪为什么能够成功呢?这还是要从日本的历史上去寻找答案。从历史上看,日本这个民族是极其善于学习各种先进文明的,并可以拥有顽强的独特精神特质。

而从日本的政治发展史来看,日本天皇的权利曾经长期旁落,日本长长的历史中最主要是幕府统治时期,包括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开创的各自的幕府时代。天皇只是成为了一种仪式,在幕府时期的权力属于将军,将军甚至可以藐视天皇、武力威胁天皇、消减皇家用度。而观察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虽然有皇权,但真正的权利属于民选的政府。正是日本这种长期的政治基础,使得他更容易实行君主立宪制,再加上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并没有中国那种满汉对立。

虽然是美国的坚船利炮敲开了日本的国门,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才让日本利用明治维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Marco写于2011年1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