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机会窗
(2012-09-06 18:17: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城市类文章 |
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机会窗
欣闻人才蠢蠢欲动,似有“逃离北上广”之心。虽然这对一线城市有所影响,但更大的影响在二线城市。那些要逃离的大多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面对家庭、子女、房子等压力而又难于很快解决的都市白领。这些人其实正是有知识、有经验、有能力、有见识的“四有”达人,是企业招聘中最缺乏的一批人,在二线城市这类人才更是缺乏。在内蒙古某大城市,见到一位燕莎的部门经理,他正在那里领导一个比燕莎体量大两三倍的商业项目,真是在一线百货业近10年的经验,在二线城市有了发挥之处,如果还在燕莎,不过一个部门经理而已。
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核心是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的基础是土地和人才,土地在政府手里,很好解决,但人才却不是由政府创造的。所以在招商引资的同时,还要重视招商引智,引入大量的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
由于一线城市的高房价、综合生活成本上升,以及白领们更广阔发展空间的要求,很多人正把目光投向外围。这是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机会窗,如果能利用好,吸引到自己希望的人才,必将促进整个地方产业的发展。
地方政府凭什么竞争呢?
(1)建立创业孵化园。对于科技型人才、创业型人才,给他们各项创业机会。不是由留学生创业园吗?为什么不能有“北上广”创业园?
(2)解决后顾之忧。白领们在一线城市最大的后顾之忧是房子和子女教育。由于二线城市房价相对低廉,政府没必要在这上做文章,当然,对于高知人才也可以给予房价补贴。对于其子女教育给予更大的优惠,如院校选择等提供各种便利。
(3)力求扎根。一定要消除在北上广的漂泊感,给予落户等各项优惠政策,让人才真正在此扎根。
(5)创造人文环境。二线城市比较差的是人文环境,随着城市三产的发展,积极发展一些文化产业,给人才以文化休闲的氛围。
(6)捆绑大企业与政府机关。吸引人才核心还是有好的职位,政府应组织本地大企业、政府机构积极到北上广吸引人才,为其提供合适的岗位。
下一轮的城市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在资本过剩的情况下
,各地方政府要抓住这次机会,选择各自的主导产业,抢夺自己需要的人才,走城市特色产业之路。其实,从长远看,一线大城市不可能什么产业都做,未来必然是在城市间进行分工,而特色产业的打造,是前瞻之举,搜罗储备这类人才,更是基础措施。
北上广的问题是,自己留不住人才怎么办。
(Marco写于2010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