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市综述 |
G天威、G风帆涨停,力诺太阳上涨6%,成为推动周四大盘上行的主力板块之一
主持人储兴华
嘉宾 武汉新兰德 余凯
春意盎然
主持人:作为无污染、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高油价背景下受到各方重视。
余凯:受益于能源市场的强烈需求和《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世界范围内太阳能发电市场春意盎然。里昂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太阳能行业销售收入至少达到150亿美元,到2010年达到360亿美元。预计2005-2008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维持30%的高增长率。
我国政府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提出,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从2004年的6万千瓦发展到2020年的200万千瓦。“十一五”规划中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列为第二大发展目标,新能源行业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上海市开发利用太阳能行动计划中对太阳能开发应用给予资金支持,力争3至5年内产值达100亿元,使太阳能产业成为上海市发展的新增长点。
神话再现
主持人:2003年,丁磊因为网易登陆纳斯达克最终成为中国首富;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上市,国美老板黄光裕成为中国首富。而去年12月14日在纽约交易所高调亮相的无锡尚德,股价曾经突破33美元,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持有无锡尚德6800万股股权超过黄光裕、荣智健,成为新的首富。
余凯:无锡尚德在美国资本市场演绎的神话只是冰山一角,全球能源的紧张导致了资本对新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强烈追逐。德国SolarWorld AG,股价从04年初的11欧元,一年后涨到90 欧元以上;台湾茂迪04年股价仅30元新台币,一年后创下566元新台币的新高。可以说,全球资本市场正不断演绎新能源产业的神话。
天威英利
主持人:G天威成为二级市场上太阳能板块的龙头因其持有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51%的股权。天威英利发展状况如何?
余凯:天威英利承建了我国第一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生产线”,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从原材料做到最终产品,具有完整光伏产业链结构的企业。
目前,天威英利二期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并开始陆续投产,天威英利将以完整的产业链和大规模生产的双重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另据研究人员预测,二期扩产完成后,产量将得到充分释放,06年全年可生产20MW-23MW太阳能电池组件,实现收入可能超过6亿元。07年,产值将再翻一番,进入国际同行业前十名。
股权升值
主持人:然而,G天威已公告将把天威英利分拆到纽约交易所上市。这对G天威来讲,充其量也只是个中性因素。市场为何将利空当作利好炒?
余凯:天威英利分拆上市,会使G天威股权有所摊薄,但是,无锡尚德式的财富效应也有可能再度显现。同时,G天威2006年度将申请增发3500万股A股。两项融资均围绕公司新能源业务展开,这有利天威英利做大做强。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07年即将实施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其最突出的亮点。由于可能重估控股公司的价值,一旦天威英利登陆纽交易所,这对于持有天威英利51%权益的G天威而言,无疑让人浮想联翩。
风险所在
主持人: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高居塔尖的是太阳能多晶硅厂商;第二层是硅片厂商;第三层是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第四层是组件制造企业。利润最丰厚的集中在上游晶体硅加工和硅电池的生产企业手中。
余凯:国内主要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企业包括天威英利、无锡尚德、南京中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新能源股份公司和京瓷(天津)太阳能有限公司等。
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本较高,高成本使得行业扩张不得不依赖政府补贴,一旦政府政策发生波动,行业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2005年全球预计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810吨,而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需求量为16333吨,按照多晶硅65%的比例(其余为单晶),多晶需求量10616吨,缺口2516吨。所以,太阳能光伏行业目前的瓶颈在于硅料和硅片的供应,随着新产能投产,硅料供应紧张的局面到2007年底或2008年初才能缓解。在原材料瓶颈突破之前,只有在产业链位居上游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光伏企业才能实现盈利的持续增长。(中证网)
主持人
嘉
春意盎然
主持人:作为无污染、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高油价背景下受到各方重视。
余凯:受益于能源市场的强烈需求和《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世界范围内太阳能发电市场春意盎然。里昂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太阳能行业销售收入至少达到150亿美元,到2010年达到360亿美元。预计2005-2008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维持30%的高增长率。
我国政府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提出,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从2004年的6万千瓦发展到2020年的200万千瓦。“十一五”规划中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列为第二大发展目标,新能源行业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上海市开发利用太阳能行动计划中对太阳能开发应用给予资金支持,力争3至5年内产值达100亿元,使太阳能产业成为上海市发展的新增长点。
神话再现
主持人:2003年,丁磊因为网易登陆纳斯达克最终成为中国首富;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上市,国美老板黄光裕成为中国首富。而去年12月14日在纽约交易所高调亮相的无锡尚德,股价曾经突破33美元,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持有无锡尚德6800万股股权超过黄光裕、荣智健,成为新的首富。
余凯:无锡尚德在美国资本市场演绎的神话只是冰山一角,全球能源的紧张导致了资本对新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强烈追逐。德国Solar
天威英利
主持人:G天威成为二级市场上太阳能板块的龙头因其持有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51%的股权。天威英利发展状况如何?
余凯:天威英利承建了我国第一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生产线”,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从原材料做到最终产品,具有完整光伏产业链结构的企业。
目前,天威英利二期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并开始陆续投产,天威英利将以完整的产业链和大规模生产的双重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另据研究人员预测,二期扩产完成后,产量将得到充分释放,06年全年可生产20MW-23MW太阳能电池组件,实现收入可能超过6亿元。07年,产值将再翻一番,进入国际同行业前十名。
股权升值
主持人:然而,G天威已公告将把天威英利分拆到纽约交易所上市。这对G天威来讲,充其量也只是个中性因素。市场为何将利空当作利好炒?
余凯:天威英利分拆上市,会使G天威股权有所摊薄,但是,无锡尚德式的财富效应也有可能再度显现。同时,G天威2006年度将申请增发3500万股A股。两项融资均围绕公司新能源业务展开,这有利天威英利做大做强。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07年即将实施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其最突出的亮点。由于可能重估控股公司的价值,一旦天威英利登陆纽交易所,这对于持有天威英利51%权益的G天威而言,无疑让人浮想联翩。
风险所在
主持人: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高居塔尖的是太阳能多晶硅厂商;第二层是硅片厂商;第三层是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第四层是组件制造企业。利润最丰厚的集中在上游晶体硅加工和硅电池的生产企业手中。
余凯:国内主要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企业包括天威英利、无锡尚德、南京中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新能源股份公司和京瓷(天津)太阳能有限公司等。
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本较高,高成本使得行业扩张不得不依赖政府补贴,一旦政府政策发生波动,行业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2005年全球预计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810吨,而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需求量为16333吨,按照多晶硅65%的比例(其余为单晶),多晶需求量10616
前一篇:上调准备金率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后一篇:证券信托 天窗已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