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朴和创新

标签:
杂谈 |
分类: 百草圆 |
先说几句股市。
新股发行改革没有预想中的力度那么大,至少没有全流通存量股份直接一起发行。。。
上一轮牛市中后期发的大盘蓝筹们,现在离其发行价都还有20%-40%多的差价,所以我原来推断现在还没有到合适的高度。但最新的信息表明,IPO也许就迫在6月了,那么同理现在的高度仍是安全的,否则定价无法接轨。比如目前银行整体PE都还在15倍以下,业绩预期也比较明确,以07年银行股30倍左右大批发行上市做参照,农行要怎么发?
另外,历史告诉我们,IPO开闸通常是在行情行进的中段区域。
上周末去看了一场演出,很震撼,杨丽萍主编主演的大型衍生态舞蹈《云南的响声》。虽然我还不明白啥叫衍生态舞,我倒更愿意理解成原生态舞蹈,因为它居然从女人生孩子开始舞起,那个年代,“人生人吓死人,娘奔死儿奔生”,全村的人奏乐为产妇催生。杨丽萍一改孔雀舞中的惊艳绝美,催生、铃铛舞、幻觉三场领舞,更多欣赏到的是一种力量的宣泄。想起最近一位新的瑜伽教练的理念,女人更应该练习力量,而男人更需要锻炼柔韧。这也是奥巴马夫人健美的肱二头肌成为她备受推崇的众多选项之一的原因吧,哈。
舞美、灯光和云南个性鲜明的少数民族元素,都美轮美奂没得挑剔,但说是舞剧,同样震撼的还有题目中点出的那个“响声”,远远超越吹、拉、弹、打的乐器组合!完全突破取材、使用方式的条条框框。
这是真正的原生态的响声,全场几乎没有伴奏呵音响,都是演员在舞台上用最原生态的树叶吹哨、扬麦拟雨(声、形都绝了)、挥轮似风、缘钵胎音、踏地惊雷。。。身边的一切自然届的或劳动用的工具都可以是他们的乐器。比如一根带叶的长竹,一个男的横拿在手中在中段吹笛,而一个女的在同一根竹的顶端吹箫,吹出的应该是心的共鸣声吧,真太绝了;还有贯穿全场的大到几米高小到拎在手的万千个鼓,舞与鼓、鼓与舞一直HIGH到心脏不好或者高血压的都扛不住。尤其是“喝醉了的鼓”那一幕,“男人累了的汗、女人悲伤的泪都是酒”,直到男人女人手下的鼓,统统都醉了。醉了以后最美的是幻觉,那个在开幕中临产走向阴阳界的产妇,在人们朦胧的醉意中与她的孩子共鼓、同舞,刚劲狂放的舞蹈伴随的却是全场唯一缠绵悲切的伴乐,那一刻,我突然流了泪,幻觉,真的好美,所以有那么多的人想去醉,要去醉。
返朴和创新,都是我最喜欢的。走出音乐厅后归程的车上,电台软绵绵的巴莎诺瓦小调,霎时间那么的苍白乏味。想起上个月艺术节期间去听的那场曼陀瓦尼的专场,经典是不能再经典了,从选曲到演奏都是,可就是没有一点创新,也就好像没了一点激情,那时候就自嘲我骨子里实在不古典、不淑女。
最近还有一套很好的碟《远离家园》,柏林爱乐的近代指挥拉特尔先生主讲的,我只看了开头,就被吸引。如果说传统的古典音乐包括它最基础的和弦是家园的话,在马勒同期及之后,就有那么一些音乐家谱写出“远离家园”的不朽新作,把最稳定、基础的和弦也打破了,更别说固定的曲式和结构,可是却创造了新的美。
也许,创新本身就是返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