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看盘与操作 |
前几天已经隐约感到,如果大盘不稳,接下来“崩溃”的可能会轮到前期游资主导的题材和低价股了,权重、高价、次新破发等基金类资金可以动用的做空力量已呈渐弱,何况近30个新发的基金将逐渐进入建仓期,“盟军”将至,也许可以期待风水轮流转。高盛已经“买入”评级工行为代表的中资银行股,而但斌更在2008私募高峰会上干脆说可以“闭着眼睛买平安”了。
这世界,能适合或把握所有类型和机会的人精总是极少的。大部分人都会有自己相对合适的方式和对象,如果坚持走自己的路,最后的机会应该都差不多,比拼的也许是对大势的判断和相应资金仓位管理的能力。输的最惨的一定是那些左右摇摆又慢一拍的跟随者。
而且那些“合适的”一旦形成,几乎很难改变。就象一个已经基本定型的成年人,你去看他或她周围能够较为长久的好朋友,也许性别、年龄、职业甚至性格等都会不同,但一定会有一些品质或气质是十分共有的,就象投资目标如果锁定的是行业前景、成长基因和领袖潜质,那么盘子大小、高价低价或者股性活跃度都可以完全不同。也许,反差很大的对象有时也会具有巨大的诱惑,但通常不会有好结果。
如果你把投资当作职业或事业,结果的要素地位就很重要了;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游戏或体验,那么过程的差异和离奇就会短时间超越结果。但是,由于“不合适”而导致的较多的失败结果的积累,那种游戏和体验的短期过程刺激也会递减甚至消失。
忘了谁说的,人生就是和那些人那些事相遇的过程。但是最终留下和坚持,并能获得愉悦快乐的就是做那些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交往,而能维持长时间喜欢的前提也许是合适。
搞不清自己“合适的”究竟是什么,生活中就是结了离离了再结直到折腾不动,投资中就是什么都做但没有路数一事无成,例外的只是那些干脆独身不要定式或准确把握热点轮动并及时进退的。曾经哪个坛友说的(大意),你喜欢短线黑马就去研究他们的共性和形态并仔细揣摩深刻体会且衡量自己的心跳极限能否驾驭,你喜欢慢牛就去发现他们有哪些必须具备的基因、吃些什么草、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散步、生活起居的规律又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