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股市随笔 |
父母、老师和领导要勤劳勇敢、勤劳致富的噂噂教导声好象还在耳边,一转眼,现在出了一个震撼级别不亚于“达芬奇·密码”的真相,说是盛行了2000年的那句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是个弥天大谎,呵呵,还找到了恩格斯的语录作为依据,这位伟大导师居然描写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社会是个“懒惰“社会,还举例那时纺织工人的低物质选择、低欲望的想干嘛干嘛、想啥时候干就啥时候干的状态是比较理想的社会。
曾经哪位世界级富豪有过名言,我每天早上醒来就查阅世界十大首富的名单中有没有我,如果没有,立即努力工作。恐怕,这个现在也更多是作为给员工洗脑的教条了吧。连陈天桥也说,陪女儿度一次假,斗志减少5个百分点。(但是否生命充实了10个百分点?)
听说有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做《懒人长寿》。书中最重要的观点是,“懒惰为节省生命能量之本”。这本书德国非常畅销,它讲的不仅是一种养生观念,更是一种成功理念。
新懒人主义并非空穴来风。有调查显示,人类精力的60%以上用于抵抗压力的侵蚀、完成责任以及对规章制度的遵循上,大量的没有任何作用和效果的人际交往充斥在我们身旁,创造力被浪费,热情被消耗,机械的一成不变的步骤强占了我们的时间和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很多人生乐趣被剥夺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被大大压缩了,生命的浓度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
与此相似的观点便是“懒人推动了历史”的说法。在研究过许多政治家和科学家的成功之路后发现,成功人士和那些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往往都倾向于做自己喜欢或认为重要的事,而对于其它事,能不做就不做,能推迟就推迟,实在非做不可的话,也要想个最简便的做法。而事实上,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正是源自这种“懒人”的想法。所以有人戏言,是懒人推动了历史发展,懒人更适合当领导,因为领导的本质是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地做事。
我们每个独立的股民都是绝对的领导,适度“偷懒”学会休息对我们更是那么的重要,许许多多的时候,休息等待就是一种最最正确的事!当然我们的脑子可以且不应该闲着,但是我们的操作多么地需要“懒“下来!
你学会了适度放下吗?全球性的“新懒人”风潮,邀请你从容面对生活,果断地对一些数量、速度、频率说不,随时随地忘却时光!
下面摘抄一些杂志上“新懒人”的生活乐趣,挺有意思的。
1. 冬天、雨天、大风天。。。的清晨躺在被窝里胡思乱想。
赖床有助于形成独立人格(哈),因为晚起的人拒绝成为工作、金钱、欲望的奴隶。早起违反天性,半醒的时候就应该赖在床上,对健康和快乐极为有利。典型代表: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有冷水泼他,也翻个身接着睡,他的哲学体系都是那个时候来的。我对妈妈痛苦的坚持早锻炼也曾说过,让失眠的人早起,爱睡的人改午锻炼。(老天保佑这不能给孩子们看到,哈)。
2. 源自人类天性的性爱。
性爱本是人生一大享受,是本能,是两个人之间最单纯的爱情交流,有时候简单到只要拥抱、拉手就可以带来归宿和温暖。但现在生活中,在勤奋工作的压力下,我们要么变得性冷淡,要么将性爱演变成工作、表演、甚至竞技性运动。在各种性爱宝典的信息攻击下,性爱居然也要“训练”。如果我们做得不好,水平太低,就有负罪感和失败感。
3. 生病。
尼采说,没有大碍的疾病让我更强壮,是心灵更强壮了。身染微恙,可以不去操心工作、家务;可以借机放纵自己,吃平时节制的美食而不考虑减肥;可以有时间看DVD、小说。难道,不觉得心灵轻松、自由了很多吗?当病好了回发现世界依然规律运转,我们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重要,心安理得做懒人吧!!
4. 发呆,做白日梦。
莎士比亚说,爱做梦的人常常被精灵带走了。人类失去梦想,世界将回怎样?如果不做梦,罗林怎么会看到哈利·波特?嘿嘿,这一条对搞文学创作的人比较合适,对我们股民好象是不适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