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查房地产会计违规或成为房价拐点(2011年10月13日发表)
(2011-12-02 23:19: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笔者对财务是外行,但知道一个基本原理,做假账必有见不得人的东西,对企业来说,做假账其目的就是达到利益最大化。在国家严厉调控房价之际,财政部此时的行动为房价回归理性,有重大加成效应,或成为房价下跌的拐点。
众所周知,近两年来国家调控房价决心很大,因为这是关乎民生之大计,所以自2010年调控以来,银根收紧,房地产的企业信贷和个人房贷都急剧紧缩,股市低落,想融资的可能性也不大。据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以来,房地产商寄希望房地产信托能够解决难题,但相关数字让房产商们如坐针毡,一季度房地产信托总额由2010年四季度的659亿元下降到443亿元,占总信托的份额更是由14.9%骤降到4.69%。此后下降更快,这扇门已变成了一个小小窗户。而从今年6月17日起,国内主要信托公司已经暂停除保障房以外的房地产信托业务,这扇小小的窗户也终于关闭了。
房地产商应对宏观调控的另一个对策是,当一线城市已饱和,到了涸泽而渔时,就转战二三线城市,炒热这些地方的楼市。东方不亮西方亮,通过预售购房款的方式,以获得流动资金,维持一线城市的运转费用。刚刚过去的10月11日,佛山发放松版限购令让房产商们眼前一亮,但新政发布不到一天就叫停,一丝生机转瞬即空。而民间借贷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寒,有资料显示,在广东,即使是商会朋友之间,地产的借款利率也已经达到了年率40%——这一利率意味着,如果借款两年半,其本金都会被耗光。而浙江温州放高利贷的老板们纷纷逃跑更有自杀者,则让房产商们更看不到希望。
而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数据证明:中国各地的在建和已完工商品房太多,很多城市住房的空置率高的离谱。财政部此次加大对大型房地产企业的检查力度,其实重点就是围绕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偷漏的税请立即补交上来,这个时候房产商们正遇资金链将断之际,要想在房产市场还要继续立足,税不补肯定不行,没钱咋办,剩下的方法只有将存量房大量抛售。换句话说即使没有更严厉的限价令、限购令,如此高的库存也必须调整消化,但是从“去库存”到一下子 “抛库存”,这价格给民众们无限想像的空间。
标准普尔在唱空美国、意大利之后,想同样唱空中国的房地产,中国政府从不承认房地产市场有严重地泡沫,到祭起一轮又一轮严厉的政策,是间接承认了房产泡沫的严重性,或许标准普尔唱的还真对。其实绝大多数民众的期望是和标准普尔一样,希望让暴跌来得更猛烈一些吧!希望房地产调控政策再严厉一点吧!希望贪婪的房地产早日破产吧!
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将中央的政策落到实处,建议财政部彻查所以房地产企业,让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风暴成为压跨房产商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期望财政部的行动进一步挤干房地产泡沫,成为房价真正下跌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