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送新生因何饱受关注

标签:
新生入学家长校园 |
一年一度的高校开学又在陆续进行,新生入学家长送的问题也又一年浮出水面。年年如此,年年关注,为何?
求诸报端,发觉今年家长送学生的话题如此展开:
一是,90后的学生家长送,凸显90后的学生自理能力差。此话题与以往无异,不够新鲜。
二是,流感在即,家长送学生容易引起传染,建议家长莫送。这倒与时俱进。
三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奖励自己求学的学生人手百元。这倒有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的嫌疑,而且初入学便以利益相邀,将来如此青年又如何谈政治?且何谓自己?若家长送到门口,没进校门算不算自己?
四是,华中师范大学为家长提供免费住宿。此举引起热议,媒体撰文贫困家长地铺过夜。或许仅是寄宿,但“贫困”二字一出,重量不轻,又有图片相配,引起关注。
本博短评:
回顾历史,从古代进京赶考开始,也该算新生求学之路,一般皆有仆人相随,即便是穷困书生,也有结伴同行之人。行路有人陪,此乃常事,无可厚非。
再看当下,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成为多数,更多地家长有时间护送孩子上学。假若家里有七八个孩子,那还送他干嘛?这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的必然,不该稀奇。
孩子多年求学,终于考上大学,这也了却家长的心愿,对于一些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来讲,到学校送送孩子,也等于是圆自己的大学梦;到学校送送孩子,逛逛校园,也算是一种享受;到学校送送孩子,看看孩子四年的生活环境,于自己也会心安;到学校送送孩子,顺便到学校所在地旅游一番,也是一种借口。此乃常理。
旅途中,虽然在和谐盛世,但也未必是天下无贼。常年上学的孩子又未曾经常出门,难免阅历不高,孩子阅历少不能怪孩子自理能力差,什么东西都在学习。或许一些孩子要将生活费等带在身上,再加上行李物品,自己一个人又要挤火车,难免不便,有家长陪伴,互相照应,也不是不对呀。
当然,有的时候和同学一起走,也能缓解家长的压力,所以今年一些地方组织的新生结伴上学活动(或者叫拼上学?)倒是不错。其实家长就如此一子,送送孩子也是应当。有钱人用车送,没钱人坐车送,无论如何都送送,也就放心了。不过,像一些地方七大姑八大姨一起送,那就成了奢侈。
其实,学生被家长送来上学未必就是自理能力差,一切看上学以后如何表现。
一个家长送学生实在正常。怕就怕把所有家长送学生的事情连在一起说,那就成了关注的焦点。家长送学生年年受关注,大家讨论几日,随即而来的就是年轻孩子军训中的异常表现问题,近几日也要浮出水面。
80后如此,90后如此。
每年不就那么回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