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丫头

标签:
随笔人情世故干女儿 |
分类: 人在旅途 |
那年高考前生病荒了学业,可可只好填了一个边远学校的冷专业志愿。离乡背井两年多,换来一张大专文凭,虽是学医的,但不是临床医学不是护理,而是做化验的医技,由于专业限制,工作特难找,父母四处托人,好不容易让她进了家乡一所二流医院试用。
试用,意味着要“好好表现”。从科室主任到院长一路打点,八个月下来,工资没拿到一分,请客送礼的开销却用掉八千块。以为灰太狼喂饱了,喜羊羊壮着胆子问何时可以“转性质”,想不到遭院长一顿臭骂,什么不懂礼貌啦、没有教养啦,吓得她不敢再吭声。
没工资、没性质,甚至连一纸用工合同也没有,这叫什么事啊?见过世面的姨父出面过问了,院长只好说了实话,我们医院同意接收没用,得等县卫生局给用人指标才行。
十年前,在老家听老同学如此诉说,问我与卫生局长可有交情,能不能帮帮他姨侄女。我说,庙堂水深,别烦这神吧,我倒有个在医院工作的苏州朋友,给份求职资料让我带走试试,我想办法带她去苏州发展。“果真如此,可可认你做干爸!”孩子父母喜出望外。
一个月后,一家“苏大附属医院”通知可可去苏州体检。不料透视发现可可两肺各有小钙点,尽管一再说明两边钙点对称,是“胎里带”,但人家就是不同意接收。望着小丫唉声叹气坐上北去的汽车,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继续找熟人通关系,费了许多事才让可可上了班。
本以为促成了一桩好事,后来的事情却把我搞懵了。在医院试用期满即将定级加薪之际,可可突然提出辞职,说是家人在老家县城最牛的医院,为她争取到一个合同工名额。
“老家与苏南的发展前景是不好比的,你应着眼未来不要恋家,要考虑为自己的下一代开创一个新的起点。”我一再劝说,还是没留得住她。唉,说实在话,我这根基不深的“新苏州人”,能把她运作到苏州来上班,付出很大努力,最后一切归零,心里自然很不高兴。
不过,“干丫头”回家乡工作后,还是记得我曾经帮助过她这份人情的,后来偶有家乡亲戚看病需要帮助,我一个电话嘱咐过去,可可忙前忙后照应得挺好。
十年了,几次电话问起可可在家乡那个医院工作得是否顺心,她总是说“还好还好”。其实,她混得一点也不好,受了许多委屈,只因当初没听我的话,不好意思告诉我罢了。
刚回去的时候,他们科室主任见可可长相不差,便要她嫁给他亲戚家的儿子,可可没同意。从此那主任积怨在心,处处给可可穿小鞋。在她后面进单位的人,陆续都定了岗,可以少上或不上夜班,而可可十年来一直是“替补队员”,成天被呼来唤去,哪里最苦最累就叫她上。资历浅的值夜班,可可没定岗,也三天两头上夜班,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更与她不沾边。
大城市职场,来自四海五湖,少有沾亲带故,大家凭水平能力竞争,只要努力尚有出头之曰,而在小县城,全靠社会关系支撑,一个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是无法与命运抗争的。
前不久,可可的姨父听说我与那家医院新来的领导熟悉,便对我讲了可可的倒霉境遇,请我想办法帮她调换一个业务相近的科室改变工作环境。孩子实在可怜,我跟那位医院领导招呼了一声。一个星期过后,我又催了一下,领导说你说的事情我会尽力,只是我刚来上班不久,情况不是很了解,处理有过程,请谅解。我怕他为难,便说我也有退而求之方案,那就是请领导给丫头科室的那个主任吹吹风,只要他以后不再欺负我家丫头,她不找我,我也就不叮你了。
当晚,可可来电说,下午医院人事科长找她了解情况,表示考虑帮她调整科室。第二天,原科室那个主任也找了可可,态度变得友善起来,表扬可可工作表现一向很好,并说等YI情过后,安排她到外地大医院进修,回来后定岗定位。感觉,医院领导是作为受理投诉来调处的。
可可家长来电致谢,我说不用谢,讲正义是我秉性,况且干爸湿爸都是爸,可可尊重我,我应该关心她,尽可能为孩子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也是做长辈的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