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职场奇人》读后感
晓舟按语:许多读者是在手机上读完《职场奇人》的,辽宁沈阳的丁大姐(博客名杨柳依依)就是这样读的。她不仅读了,而且在手机上写下一千五百多字读后感发给我。很感动,现转发如下:
终于有时间把晓舟同志的中篇小说《职场奇人》连载在手机上读完了。刚看前两集就有欲罢不能之感,读完之后则让我深深地感到震憾了。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震憾之一,作者用精湛的笔触,以海州市银花集团为切入点,浓缩了那段企业改革时期的基层情况。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再现了下岗失业职工所承受的转型阵痛史实。
在没有严格规范的产权制度改革中,那些昧着良心的官吏,轻而易举侵吞了本该属于全体职工的集体财产,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工人们却被下岗失业,他们丢了饭碗,陷入贫困中,在生活道路上艰难行走,内心苦苦挣扎,敢怒不敢言,他们的权益无人维护。在此困境中,工会干部吉风挺身而出,迎着暴风骤雨,与那些贪赃枉法的家伙展开一场保护职工权益的争夺战。
文中诸多事实,尽管有痛,但会使那些曾经历过那段艰苦岁月的人们重温历史。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那种切肤之痛。想象的痛苦是理解不了那渗入骨髓的痛,读文会使那些曾经历或关注那段历史的人们产生共鸣。小说这一思想性很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震憾之二,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譬如,小说封面设计独具匠心。在楼宇围栏前,吉风一人站立托腮沉思。那年轻帅气精明干练的深思神态,会令人想到吉风内心世界多云复杂,看红尘烽烟再起,反腐之路举步维艰,新的挑战在等着他,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作者对人物塑造的功底,怎是一个好字了得,形象鲜活丰满有血有肉。奇人之奇,奇者,与众不同,异于常人。他敢于担当,无人敢蹚的浑水,他为了维护职工权益,敢蹚;他靠的是,超人的智慧与勇气,他的敏锐政治嗅觉,对形势预判的前瞻性,以及他的才能,他的胸襟,他的大格局,他那脱俗非凡的人格魅力,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是奇人,也是高人、强人、智者。
矛盾冲突设置精妙,结构严谨,环环相扣。俗话说,开台戏罢台影。小说开篇,就直接切入主题,把读者拉到几十年前那段汹涌澎湃的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让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关注挂在心头,接着把矛盾冲突逐渐推向高潮,再进一步把矛盾推到峰顶,让人总是为吉风捏一把汗。想放下也是欲罢不能,读完全篇方能放下那颗一直悬着的心。可见,作者写作功底之深。
小说情节设计,两条平行线铺展,以吉风为代表的那条线为主线,把握得脉络清晰恰到好处。整体结构内在的有机体很严谨,丝丝相扣。人物塑造方面,鲜活丰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佩服晓舟同志的驾驭文字的功夫,语言刚劲,有力,不脱泥带水。对故事中的反面人物,则一针见血,直戳要害,入骨三分。对语言,不刻意去装饰与雕琢。我很喜欢这种语言风格。
一场退休工友的喝茶聊天,看似闲谈,却真切描绘了大厂的过往:昔日的辉煌,集体财产被歹人瓜分,好端端的工厂顷刻破产,致工人失业,有的走投无路,有的致残致死。虽有奇人吉风大智大勇,直面贪官污吏势力挺身而出抗争,但因气候原因一时还改变不了这些现实。无力回天,“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历史自有评说!”用这种方式结束全篇,意味深长,真妙。
杨柳依依博客链址:http://blog.sina.com.cn/u/699910908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