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凌寒:读《职场奇人》感言
晓舟按语:小说《职场奇人》博客连载过程中,许多网友跟踪“追剧”,对故事及主人公的命运走向深表关切。安徵美女作家阿俐(博客名傲雪凌寒),从企业管理者视角,认真审读每个章节,并每看一章都写下她的读后感言,共写有2500多字。如此认真用心品读,令我很感动,现摘录于此示友,亦致我的谢意。
评第一章调虎离山
这一简单开场白,就把官场水深交待得清楚明白。比较喜欢看职场一类的文章,更敬佩晓舟先生笔下职场众生相。职场有智慧,有争斗和看不见硝烟,更有着这种环境下那种看尽烟火后的淡定与谈笑风云。从文中刻画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熟悉的人物形象,因而能从中相视一笑。面前是一滩浑水,看吉风怎么淌。呵呵。
评第二章虚工实做
看来这个吉风没有吹牛,他从起初的群众小事入手,到后来发挥这个组织的职能,能作为,敢作为,也有作为。因为我所知道的后来为这改制的事项,还上了国字号的重要版面,成为国字层面宣传的典型,体现组织代表大部分人利益这项主要职能。因此,这些铺垫的内容,现在看来轻描淡写,越到后来越是针锋尖芒起来。
评第三章显山露水
说真的,讲到改制,由一斑而窥全豹,说出的是那个时期典型现状。在权力剥离的当时,利用手中权利之便,近水楼台,让多少“能人”走在了改革的前沿,沾着改革的雨露。随着你层层提示内幕,我都担心你这文章还能否继续连载下去。
评第四章劳资搏奕
工会多数时候在企业就是一副花架子、摆设,它的作用在影视剧中也无非是需要以“主人翁”形象摆个姿态,很少真正体现出民Z、J督的作用。能够真正运用的,还真就是在这部非虚构小说的所见,吉风的艰辛可想而知。那些被冠以改革弄潮儿的都是受惠者,他们常常在聚光灯下用以体现Z策的Y明决C,这时有谁会看到和在意那些为改革牺牲的大多数?
评第五章履职维权
企业改制是那个时期竭力推行的一项改革,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稍有不慎会被扣上反对改革的帽子。说好听的你是代表一个组织,说不好听你就是孤军奋战,在这项正策性非常强的工作面前,从众者多,“同意的请举手”只不过是履行一道程序,真正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去认识的并不多,所以这时如同以卵击石。对于吉风在艰难处境下不退缩,给予金笔点赞。
评第六章与虎谋皮 事情到了这一步,吉风是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了。既然在本地已经形成一个权与利的链条件,想打破它就很难了,因为在这一环套一环中,如果有一处脱节,整个链条就脱节,这时他们不会承认有问题,只会去修饰,用此证明他们是对的。每参与到此次事件中的部门,只要他们下了“没有问题”的结论,之后,他们就会为这结论给自己找到说辞,其实就是又建立了一道防线。所以说,吉风这时越来越难。
评第七章对簿公堂
其实到了这一步,反倒撇掉之前的资产G制过程的“因”(资产性质变化过程),而把矛盾集中到“果”(吉风或说G会与Z方的矛盾),而恰恰是这“因”中隐藏着许多的真相,在这“果”维Q中,慢慢被洗白了(各级各方的证言证词证据)。所以到这时已经是是非不分、黑白颠倒了。看着心里堵。一个人在蒙受不平时,或者说愤怒时的智商是很低的,但吉风一直处于很清醒的状态,这种淡定与从容不仅是个性的不屈,男人的风骨,更看到一个人身上闪烁着智慧的光彩。向吉风同志郑重地行个注目礼。
评第八章出师有名
这场斗智斗勇处处体现个人能力与谋力,轻易落下把柄便会置自己于不利处境。吉风在这种处境中能够做到保护自己很不简单,因为这不仅仅是改制中出现的问题,而是在那样的国情下,是在向体制与机制的叫板!这一章节,是在整个案例中很是大快人心的事,邪
E在阳光下终于现出了原形。在这篇小说中得到的启发是,在重大事情中更需要的是有勇有谋的智者,而不是那种无理取闹或是胡搅蛮缠,这些方式只能是把自己送上无望之路。而一个真正智者,却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这种保护也反映出W权者自身阅历,体现在学识、策略、谋略,勇气和内心强大的信念支撑。令我们折服的是,这些在吉风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评第九章毋忘初心
民营企业追求的是利益,他们更需要的是吉风对外协调,而并非对内的W稳,因为在打工层面,那个年代大多还是不懂以法律维权,听天由命的多。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需要以法治企业,以制度约束,你这样谋事谋人的顾问,越是在规范的企业,越是体现出价值。你当时为员工做的这些,老板不一定理解,但涉事人员实实在在是得到了实惠。为这样初心点赞。
评第十章掀幕揭秘
这个倒叙看了两遍终于与前面的衔接上了,这“空中密议”,一场改制就这样谋划出来了。这部要是拍成连续剧,虽然讲的是供销系列改制,但所牵扯的人事内幕也不亚于前年名为“某名义”的连续剧。那些年只要是涉及到体制与机制改革事项,很难找出几个清白的,整个大气候使然,一级看一级的游戏。号称这个家那个家的,有几个不得是钻着空子~~
评第十一章反腐路上
看着真难啊。一直以来,改制都会牵涉上上下下很多的关系在里面,一旦承认这里面有问题,就会拨出萝卜带出泥,所以说一般情况下,不会随意地推翻。幸亏,公道自在人心,还有一群老干部的支持,否则吉风连材料都递交不上去的。以吉风这事牵扯面之广、影响之大和其人的强硬,在后来防范越来越严时,甚至在半路就被拦截了。
评第十二章自有评说
吉风声名从这群街巷议论中就能看出。很多人自以为聪明,其实老百姓眼神雪亮。但那样的气候下,小人总能得势,真是违天理。走路离这样的人远一点,雷公劈他会伤到你。对于政制这样正策与背景下的大动作,老百姓大多是不了解的,更看不到华丽面纱下面藏匿的蛀虫,这时的吉风看似领导着一级组织,其实也就一个人的战斗,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结语
这篇小说很有时代意义,它反映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那个时代存在的普遍现象,揭示的是共性问题。不是现在的人不明白,只要它不触及自己的利益,便揣着明白装糊涂。
从本篇结尾这段也可看出作者的眼界与站位。确实,改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只是好经越到下面被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念歪了。如小说结尾所说,历史只有在回望中才能总结其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这篇文章算是供销系统这一特殊经济时代中较为领先的题材,这回望中的一眸值得深挖,期盼能得到影视出品人的兴趣,作为后代人了解那个时代的切入点。
为晓舟先生的精彩小说全剧终再送一支金笔!(您的这部小说,简直太费俺金笔咧)
傲雪凌寒博客链址: http://blog.sina.com.cn/ycy2560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