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幼的孩子,教育需要刚柔相济。如果一个个都凶神恶煞,孩子会反感、孤独。因此我在家里,一直扮演着“宝宝的朋友”角色。这一招还灵,他喜欢我,听我的话。
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布置的家庭作业,学生要尽快抄下来,难免字迹潦草。回到家,奶奶看到了就发火,这写的什么字啊,像画符嘛!我听到骂声便会过去帮宝宝解围:这题目是他自己看,他能认识,不影响做作业就行,交给老师的作业认真地写就是了。宝宝说,是的啊,我又没抄错,当时不快点抄下来就影响排队放学,交给老师的作业,我会认真写好的。
吃完晚饭做好作业,宝宝有时候会跟他爸爸妈妈回家。临走前,他都会到书房来招呼一声:爷爷,我今天回家住。这时,我再忙也会走出去送他一程。奶奶总是不解,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要你送什么呀?我夸张地说,我和宝宝是朋友啊,朋友当然是要迎来送往的。宝宝听得很开心,牵着“朋友”的手下电梯,直至到楼下上了汽车,我们还要挥挥手说声“再见”。
七八周岁的小人儿,其实也是很辛苦的。上了一天课,回家又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放学回来时想先玩一会儿,或做会儿作业溜出来玩片刻,很正常。可恨铁不成钢的那帮人往往骂骂咧咧百般阻挠。彼此冲突起来时,又是我出面做好人:休息一下再做也可以,上一节课还休息十五分钟呢,让他玩十分钟再做!有老爷子撑腰,宝宝理直气壮:爷爷批准我玩十分钟,我听他的。
星期天,矛盾比较突出,宝宝疯玩了,就不肯去碰书,谁叫学习也不听。这时,大人们急了,说学习是为你好,又不是替我们学的,太不懂事!宝宝怒怼,为我学的,那关你们什么事?我现在不想学就想玩!我明白,学习是个苦差事,没人领情不行啊,于是我说,小乖乖,你是替爷爷学的好吧,成绩好,爷爷开心。宝宝说,嗯,爷爷是我好朋友,那我替你学去吧。
本文被选用在新浪博客首页
2018.12.26
编辑:李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