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母校情感老师散文 |
分类: 世象素描 |
南阳中学搬走了,在距老校址数十里外的大丰港,重建了一个新的校园。我是前不久才听到这个消息的,失落的感觉不啻于拆了自家祖屋。
南阳中学创建于1952年,因校址设在南阳人民公社境内而得名。昔日的南中,曾是我县仅有的三所完中之一,四面壕河碧水环绕,环境很优美。校园布局精巧,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房子都是民国建筑风格,颇有古时候书院味道。南阳中学的那份人文景观,别说当年在全县各学校中独领风骚,即便以当下眼光也具有庄园式美感。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这里读过几年书,师长们的音容笑貌,至今记忆犹新。
校园外不远处有间小茅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闲居在这里。这位长者和蔼健谈,我每次去拜访,他总是一边把弄着家前屋后的庄稼,一边意味深长地给我讲些历史故事。他,是靠边站的老校长陈耀然,月工资八十元零五角,与当时的县委书记一样多,可想资历有多深。
我读初二时,学校来了一位名叫魏翠萍的年轻女教师,教我们政治课。有一次上课,我在信笔涂鸦,邻座的同学打小报告说我在写歪诗编排人。老师那时刚从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思想解放作风民主,不但没责怪我,还笑盈盈地说,课后要欣赏我的诗作。
化学老师王树森是个有趣的人。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胡子刮得铁青,衣着非常讲究,颇有绅士风度。王老师讲课总是那么从容不迫,但他只会讲阿拉上海话,且声音尖细,真可谓余音绕梁,不时引来同学们的笑声。他课讲得很好,据说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上海一资本家的女婿。
语文老师杨德成的课,我是最爱听的。他是扬州人,从一所师范院校调来的。他讲课真似成竹在胸,从来不看讲义,谈古论今广引博证,诗词歌赋如数家珍,海阔天空潜移默化。他打开话匣,时而声音低得须让人竖耳静听,时而语调高亢且配以有力的手势,仿佛要将教室屋顶掀翻。
那时的南阳中学教师队伍,没有“近亲繁殖”,大多是上海南京来支教的客藉教师,也有从北大南大毕业分配过来的,有的是师范院校撤销后划过来的,有的是受运动牵连从上边发配下来的,就连那个成天扫场地浇花圃的刘裕,也是家住南京城的老牌大学生,真是藏龙卧虎呢。
要问当年南中师资力量有多强,数年后“金子发光”可见一斑。老校长重新出山,成为县政协副主席。年轻教师魏翠萍,破格提拔为分管文教的副县长。老学究王同书去了省社科院,当上文史研究员。受运动影响的施恒祥老师,担任县广电局局长。美术老师王荫华,成了著名漫画家。杨德成、王树森、王益民、孙学观、包庆源等当时的普遍教师,都成了县直重点学校的领导人。
老实说,虽然我的老师们都是八方英才,但我在学校里算不上优秀学生。那年月盛行读书无用论,我是实用主义者,只注重语文和政治,认定将来走上社会这两门功课有用处,而听数理化课,我多半只是关注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多年后,不少同学见到我,印象也仅仅是“经常在学校黑板报上看到你的作文”,貌似成绩好,其实是严重偏科,成绩很一般。
梦中的母校
南阳中学创建于1952年,因校址设在南阳公社境内而得名。昔日的南中,曾是我县仅有的三所完中之一,四面壕河碧水环绕,环境很优美。校园布局精巧,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房子都是民国建筑风格,颇有古时书院味道。南中的那份人文景观,别说当年在全县各学校中独树一帜,即便以当下眼光也具有庄园式美感。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这里读过几年书,师长们的音容笑貌,至今记忆犹新。
校园外不远处有间小茅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闲居在这里。这位长者和蔼健谈,我每次去拜访,他总是一边把弄着家前屋后的庄稼,一边意味深长地给我讲些历史故事。他是靠边站的老校长陈耀然,月工资八十元零五角,与当时的县长一样多,可想资历有多深。
我读初二时,学校来了一位名叫魏翠萍的年轻女教师,教我们政治课。有一次上课我在信笔涂鸦,邻座的同学打小报告说我在写歪诗。老师那时刚从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思想解放作风民主,不但没责怪我,还笑盈盈地说,课后要欣赏我的诗作。
化学老师王树森是个有趣的人。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胡子刮得铁青,衣着非常讲究,颇有绅士风度。他讲课总是那么从容不迫,但只会讲阿拉上海话,且声音尖细,不时引来同学们的笑声。他课讲得很好,据说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上海一资本家的女婿。
语文老师杨德成的课,我是最爱听的。他是扬州人,从一所师范院校调来的。他讲课似成竹在胸,从不看讲义,谈古论今广引博证,诗词歌赋如数家珍。他讲课很有艺术,时而声音低得须让人竖耳静听,时而语调高亢且配以有力的手势,仿佛要将教室屋顶掀翻。
那时的南阳中学教师队伍,大多是上海南京来支教的客藉教师,也有从北大南大毕业分配过来的,有的是师范院校撤销后划过来的,有的是受运动牵连从上边下来的,就连那个成天扫场地浇花圃的刘叔,也是家住南京城的老牌大学生,真是藏龙卧虎呢。
要问当年南中师资力量有多强,数年后“金子发光”可见一斑。老校长重新出山任县政协副主席,政治老师魏翠萍被破格提拔为分管文教的副县长,语文老师王同书被省社科院调去当文史研究员,美术老师王荫华成为知名漫画家,还有六名资深教师调到县内其他重点学校当领导人。
一所农村中学,曾聚积着八方英才,我们那些在特殊年代下成长的学子真的很幸运。母校是学子的根、校友的魂。虽然母校迁址了,但浸润着半个多世纪人文气息的老南中,仍令我们这些老校友魂萦梦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