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人再婚应考虑子女的感受

(2016-09-11 21:00:02)
标签:

婚姻

老年人

情感

杂谈

分类: 灯下漫笔

                            老年人再婚应考虑子女的感受

 

梅女士的夫家在地方上颇有声望,前些年族人里出过县长。她的丈夫辈分高,官虽不算大,在一个中心集镇当副镇长,分管工商企业,实实在在领导着几百号人,倒也威风八面。梅女士当医生,年轻时挺漂亮的,上了年纪后风韵犹存,是个很有气质的官太太,家里家外都受人敬重。

五十三岁那年,梅女士的老公因病亡故。不过,族人对她依然很尊重,在广州工作的女儿也经常来电嘘寒问暖,单位同事对她谦恭依旧。五十五岁退休之后,梅女士在家没事做颇感寂寞,好事者把她介绍给邻镇一位丧偶老中医相识。此人长她八岁,健康状况不错,谈吐亦很文雅,一来二去两人有了感情。老中医要娶她,梅女士欣然同意,可她的女儿和夫家族人坚决反对。最后,在她的坚持下,他们还是结合了。

再婚后,两个梅开二度的老人,志趣相投相敬如宾颇感幸福,但没想到麻烦却随之而来。先是梅女士前夫家族将她视为败类,从此与她断绝往来,接着又是女儿胡搅蛮缠,不时硬把母亲拽到广州去服务家政,且三天两头打电话谩骂亡父的那个情敌,还将老妈手机上所有联系人都“呼叫转移”到那“老头”手机上骚扰,让他日夜不得安神。昔年同事对这位“老来俏”改嫁官太投以异样目光,梅女士觉得如芒刺背。

磕磕碰碰八年过去了,矛盾有增无減。女儿今年把梅女士押在广州大半年,终日念叨亡父的好,斥责她是叛徒,并声称自己生活不会自理,徜若妈妈离开回老家,她就不想活了。老中医这里大半年见不到梅女士影子,倒是骚扰电话连连不断,搅得心绪不宁。这样的日子实在遭罪,最近,年过七旬的老中医与梅女士商量,说我们还是分手吧。梅女士的心,一头牵着女儿,一头牵着新老伴,心力憔悴苦不堪言。

讲完这则故事,我想发表一点自己的见解。老年人不上班,宅在家里的时间多,如不是个学习型的人,一旦丧偶确实无所事事倍感寂寞,重新物色一个性情相投的异性为伴侣打发时光,不好说完全应该,似也无可指责。但必须注意一个问题:再婚前得多考虑一下子女对此事的感受再作决定。

中国人思想深处封建意识比较顽固,姻缘维系着亲情,视从一而终为“正道”。一方亡故后另一方终身不嫁不娶,才算一往情深,逝者亲属会继续认你为亲人。再嫁再娶,逝者亲属会认为你不念旧情,几乎不会再与你认亲戚走往来。儿女是在父母精心关爱中长大的,成年后许多人有很深的恋父或恋母情结,一方再嫁再娶,不少子女视其为不忠,尊崇自然打折,对“第三者”更是本能地排斥。再婚,你得有这个思想准备。

毋庸讳言,老年人再婚,有的是生理需要,有的是情感交流需要,有的是生活相伴需要,但生理功能和寿命都很短暂了,实际意义不过几年至多十几年,与一生割舍不了的儿女亲情相比,实在微不足道,为再婚与子女格格不入显然得不偿失。因此我认为,你可以不顾及逝者其他亲人的感受,但得考虑自己子女的感受。

在我看来,老年人在再婚问题上,如能获得子女的理解支持当然最好,这是你的造化。但如果遭至子女强烈反对,则不必舍本求末因小失大。退一步讲,即便实在为了某种需要与异性接触,宁可精神上偶有出轨,但形式上也不宜公然改弦易辙,否则身败名裂众叛亲离,恐怕带来的精神痛苦会更多。

有位朋友在景区当主任,我没事就去玩,常见许多老龄男女一对一坐在那里聊天。朋友告诉我,这些人大多不是夫妻,而是情人。呵,情感有处交流,又不影响家庭这个外壳,有趣。是的,老龄人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风光已成过去时,晚年活着,对自己来说,其实已没有多大意义,更多的只是为了慰藉家人情感。不顾一切寻求自己短暂的快乐,与做一个永远受人敬重的长辈,孰轻孰重,明智人自会惦量。

当然,故事中梅女士女儿的做法显然过分了,应当批评。老年人再婚也不是什么坏事,为人子女者也应当多考虑父母的实际情况和感受,懂得顺父母为孝的道理。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多议。

 

               本文被选用在新浪博客首页(2016.09.012)    选稿老师:幽                     

                                    老年人再婚应考虑子女的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