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更改地名莫忘历史文化传承

(2016-06-06 06:10:00)
标签:

时评

地名

徽州

淮阴

黄山

分类: 灯下漫笔

 

    更改地名莫忘历史文化传承


 

前不久,作家李辉在合肥的一个讲座上发声,呼吁重视文化传承,尽快将黄山市恢复旧名——徽州市。笔者认为此议甚好,各地应抓住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契机认真回头看,纠正趋利更名。

建国以来,许多地名像翻烧饼似的改了又改。我们老家那个村子,解放前叫八总,后来叫惠民、中洋,现在叫啥“九一”来着,偶尔给家乡人寄份邮件,常记不清该写啥地名,海外游子回乡省亲,更因地名变化无常,问路都没辙。咱那穷乡僻壤不去说它了,不少很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也改得面目全非,譬如徽州改叫黄山,淮阴改叫淮安,荆州改叫荆沙,虽说更改地名也有一套审批程序,却好像比申请娃娃改名都便当。

众所周知,徽墨是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徽州之名始于宋宣和三年,是个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安徽省名取自安庆和徽州,没有徽州,哪来安徽?淮阴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之美誉,比较而言,淮安出“宰相”也不过百年,把淮阴改名淮安,显然本末倒置没有道理。再说荊州之名,可上朔到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立的荆州刺史部,元末罗贯中写下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更让人们念叨了六百多年,把家喻户晓的荊州改成莫名其妙的“荆沙”,想必是那改名者脑子进沙。

近三十多年来,许多地方在以经济主导地名的更改。徽州市改黄山市,据说是突出景点效应,引导人们去黄山旅游消费,从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淮阴市改淮安市,大概是因淮安有名人纪念馆可吸引游客,抑或打着某人家乡旗号有利于招商引资和“跑部钱进”。但我认为,发展旅游经济、招商引资,也是可以打出徽州、淮阴历史文化品牌的,不能数典忘祖丢掉自己真正的特色和优势。即使为了发掘景区价值,开发旅游资源,也并不意味着消解传统文化、淡化历史形象。失却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旅游也无法真正发展起来。

李辉老师曾写过《可惜从此无徽州》一文,发表在十八年前的人民日报上。也就是说,他呼吁将黄山改回徽州已有十八年之久了, 至今没人理会。我想如经济主导地名更改是硬道理,当地和上级地名管理部门“坚持黄山不徽州”应予肯定的话,那么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特产需要借助地名扬名,我若建议把大连改成海鲜市,无锡改成泥人市,德州改成扒鸡市,天津干脆叫它狗不理市,你不会觉得幼稚可笑吧?

 

       本文被选用在新浪博客首页(2016.06.08)          选稿老师:童心更改地名莫忘历史文化传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