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捣糨糊

(2015-08-23 06:41:25)
标签:

职场小说

工作经验

协调

谈判

分类: 职场扫描

               捣糨糊

    炊事员老侯下班回家时遭遇车祸,休息治疗了四个月。因交警部门认定他负有事故的全部责任,不能认定为工伤,故企业不承担经济责任。老侯是个“计时工”,平时工作表现不差,与领导和同事关系也挺好,大家比较同情他,为防止今后再出意外,伤愈后公司将其视同正式工,出资为他办理了社会保险。

没想到老侯并不知足,办好保险后不久便问他的部门经理:“公司对我休息期间可有个说法啊?”能有啥说法呢,对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七种情形,显然算不上工伤,无非是想要病假期间的工资。经理很不爽,咱又不是国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嘛,不劳不得,不上班想要工资,真是异想天开。但经理不敢这么轻意回他,因为此人有股江湖侠气,且他的弟弟还是个正牌律师,弄不好能闹出个事情来。

问题汇报到公司总经理那里,老总说,这事请吉顾问处理。公司顾问老吉早年是吃公家饭的,从事信访、工会工作多年,三年前被老总聘来发挥余热当顾问兼办公室主任,棘手的事到他那里总能处理得四平八稳。去年老吉想辞职,但公司领导赏识他捣糨糊本领,挽留他当兼职顾问,每有麻烦事还请他来协调。

接到电话,老吉心领神会。他明白,这只皮球踢给他,无非是公司不想发病假工资,还又要想办法让老侯不上访不闹事。第二天,老吉特意去了公司一趟,摸了摸情况,便叫办公室文员通知老侯谈话。

对面坐下。敬烟、套近乎、说客套话,行走江湖多年的老侯八面玲珑。老吉笑着说,老侯你不必这么客气,你想说什么我知道,公司想说什么我也知道,且让我分析给你听听,然后我们再商量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你看好不好?老侯对老吉的能量早有耳闻,近几年公司工伤赔偿之类的争议都是他协调处理的,许多事开始时电闪雷鸣,经他调理一番便云蒸霞蔚。如今老吉待他这么和蔼诚恳,老侯忙说“好的,我洗耳恭听”。

老吉说:“我先站在你角度说说你的理由吧。假如我是你,会这么说——我是公司职工,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病假期间,单位应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费,至少不能低于百分之八十。四个月病假,公司应该发给我5376元生活费。是不是就这么个想法啊?”老候连连点头:“对啊,律师也是这么说的。”

“可是,如果这事顶真起来,你知道公司会怎么说吗?”老吉话锋一转脸色严峻起来,似乎早年的官场神韵又附体了:“你四个月不上班,既没向公司递交过需要休息的医院证明,也没写过一张请假条。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擅离职守无故旷工!无论是根据以前“连续旷工十五天即可开除”的旧规定,还是根据“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新法律,你都具备了被单位除名的条件。你连续旷工90天、累计旷工120天,从严格意义上讲,你早就不是公司职工了,还有什么资格享受公司福利待遇?”

果然厉害,老吉竟能泡制出这么一颗具有杀伤力的“重磅炸弹”,老侯惊得目瞪口呆。老吉不紧不慢地继续朝下侃:“我再把这件事的发展趋向分析给你听听。你要病假工资不太现实,不上班不做事想拿工资,在民营企业里没有这等美事,公司不会答应。怎么办?只有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过,刚才我已把公司准备在对簿公堂时对付你的话透给你听了,你是否赢得了我,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我知道,只要你板下脸来起诉公司,彼此关系就僵了,公司会以无故旷工为由先把你请出门外,这是肯定的。”

老侯面部表情有点紧张了,老吉见状说话口气变得平缓了一些:“老侯啊,我听说公司现在为你投保了,这意味着企业在发放工资的同时,又毎月支付800元为你缴纳社会保险金,如此一来,你这个三脚猫厨师的待遇可不算低了啊,呵呵。”老侯说是的呢,这个工作待遇我很满足了。老吉笑着说:“现在,你可以考虑一下回答我的问题了:你是选择丢掉这份工作去打那没有把握的病假工资官司呢,还是选择放弃补发病休工资要求,坐稳自己这份已每月提高800元实际收益的工作岗位?”经老吉这么一剖析,利害得失,显而易见,老侯如梦方醒,只好赔笑脸找台阶:“吉主任哎,我也只是咨询,又没说一定要补发这钱嘛。我听您的。”

“这就对了,考虑问题应瞻前顾后,因小失大是没有道理的。”老吉说,我还听说你休息四个月,是分两期进行的,后一个多月你在家休息,公司未停缴你的社保金。企业缴纳社保金是有要求的,职工必须达到规定的出勤天数,达不到的,只能由本人承担,财务科准备在发工资时扣除你这笔钱呢。这样吧,既然你不再坚持要病假工资了,我也送一个人情给你,叫他们不扣你的钱。这事两清,就此了结吧,你可满意?

“满意、满意。”老侯心悦诚服,忙不迭表态。老吉趁热打铁,指示在一旁做记录的办公室文员:“你现在起草一份备忘录,写得简洁、原则一点——某月某日公司领导与老侯同志协商处理病假工资事宜,现已妥处就此了结,老侯本人完全满意没有异议。”同时交待,此件打印出来让老侯签字确认,存档。

文员把谈话记录和老侯签字的“备忘录”呈交给老总看,老总阅毕哈哈大笑:“好一个吉顾问,捣糨糊果然有一手!”文员是位东北藉姑娘,听得稀里糊涂——什么叫“捣糨糊”啊?老总告诉她,这是吴语方言中的一个口语,长三角江浙沪一带人士常用这个词,有应付,调和,糊弄,和稀泥,虚与委蛇等好几层意思。

劳资双方在利益上的矛盾时有发生,沟通协调是一种工作方法、谈判艺术。手段和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双赢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吉“捣糨糊”虽有几分狡黠,却也合乎情理无可厚非。

 

            本文被选用在新浪草根名博首页(2015.8.24)   选稿老师:雨云捣糨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