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湖方言词汇----单音节动词

(2020-10-21 10:45:14)
标签:

文化

杂谈

金湖方言词汇----单音节动词

万福源

金湖方言中的单音节动词较多,有的是本意或本意的延伸,有的另达新意,有的有音无字,有的义同音异。大致分列如下:

(一)本意或本意延伸

彆:音bie,四声,方言音三声。手脚扭曲或物体被卡而不能自如。如:彆爪子。

蹭:音ceng,四声。移步缓慢或行走困难。如:她这几天好些,能下地蹭蹭了。

焯:音chao,第一声。杀青。把蒌蒿、豆荚等新鲜植物放在开水锅里滚一下再捞出来晒干。

铳:音chong,四声。借助工具击捣。如:铳碓(木石做成的加工粮食的器具);用手掌打人的头部。如:小明被老爸铳了两个悠头。

杵:音chu,三声。不知趣地站在人的面前,或挡在门口、路口,影响别人。如:这人杵在路口,碍事绊脚;被反驳、侮辱。如:刘二无情的反问,杵得他张口结舌。

揣:收藏。如:东西到处乱揣,没法找。

搋:音chuan,一声。用手使劲搅拌,用拳头揉圧。如:搋面;

呲:音ci,一声。话说得不对,被人反驳、呵斥或责骂。

刺:音ci,第一声。对立,面对面交锋。如他俩在会上刺起来了;对冲或结清。如:你没钱还我,就把这辆电瓶车给我,两下里一刺算了。

撮:音chuo,第四声。鼓动他人。如:他撮动十多名员工去拦厂长的车子;行走虚浮,做事不实。如:那个孩子扶手撮脚,什么事都做不好。

惙:音chuo,第四声。过分娇惯。面对孩子的胡作非为,家长一声不吱,简直惙上天了。

眈:音dan,一声。被人瞄上或注视。老王珍藏的宝贝夜里被偷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眈上眼的。

掇:音duo,一声。用双手端或拿。如:掇个板凳给客人坐坐。

跢:音duo,四声。小孩学走路,扶着床边、桌边移动或一步一步慢慢偧行的样子。

讹:音e,二声。强行逼迫他人听从或就犯。如:众人讹住他跪在地上,磕头谢罪。

峨:音e,二声。头昂状。如:你不好好睡觉,头峨起来干嘛?

凫:音pu,第四声。在水上游动。如:现在的孩子,大多不会凫水(游泳)。

搿:音ge,二声。两手合抱,引申为结交、和好意。如:你们在一起要搿伙,谁也不准欺负谁。也有合并,拧在一起的意思。如:这几根麻绳你拿去搿成一根粗索。

啯:喝。如:二两一杯的白酒,他一口就啯下肚了。

掴:用手打人。如:老五被掴了两巴掌。

喊:又表示哭。如:这孩子不停地喊,是饿了?还是哪儿不舒服?

烀:音hu,一声。蒸煮方法之一。将食物放入锅内,放适当水加温,将食物煮熟煮烂。如:烀肉、烀山芋。

戽:音hu,四声。溢出,泼出或抛洒。如:剩下的直接戽下河喂鱼。

攉:也说“获”。扬起巴掌打人的嘴巴或屁股。如:李明的屁股被爸爸狠狠地攉了两下子。

哕:音yue,三声。呕吐。如:她晕车,吃的早饭全哕了。

搛:用筷子夹菜。如:搛菜吃。

绞:缝补。如:我衣服划破了,请帮我绞两针;

撅:音jue,四声。翘起。如:把屁股撅起来。

卡:音ka,轻声。飘浮的灰尘落在物体或身上。如:出去一趟,身上卡了一身灰;ka读第二声时,是持强欺弱、强行占有的意思。如:他一人卡了两个位置。

冚:音kan,三声坎。盖或倒扣的意思。如:缸上弄个盆冚起来,不然鱼跳了。

敤:音ke,第三声;方言音 kao,第四声。敲、击打的意思。如:敤锣,敤枣子。

课:音ke,四声,方言一声。整理、安排的意思。如:我来课课人数,请你去厨房把个菜课课。

掯:音ken,四声。用手摁、抓紧。如:这东西滑得很,你掯好了。

抠:用手指挖、掏或揭。如:伤口刚结点疤,他就要弄手去抠。

眍:眼睛深陷的样子,也有无奈或怨恨地看向某人的意思。

哙:音kuai,四声,方言音三声。闲聊。如:没事找个地方哙哙去。

撂:音liao,四声。甩动。如:撂河泥;缝。如:裤子破了,帮我撂两针。

搂:炒、拌。如搂花生,搂忽嘟(吃的面糊)。

挛:音luan,二声。用手聚拢。如:筛子上面的杂质用手挛掉;沾染。如:桌子上的灰全挛到衣服上了;拉拢、团结。李四有点犟,你们銮住他些个。

滗:音bi,去声。用筷子等物按住容器的口,倒出里面的汤水。

抿:min,三声。与张相对,闭、合的意思。如:她抿嘴偷笑;雌性家禽。如:抿鸡是不会叫早的;植物母体。如:山芋抿子、芋头抿子。

泥:泥,名词动用。如:泥墙,是名词,同时又表示将烂泥抹(mo)在墙上,来回按抹(mo),使墙面光平又避风。

拈:音nian,一声。用手指拿少量东西。

怄:音ou,四声。呆在一处生闷气。如:她怄在房间半天了,饭也不吃。

刨:减、剔除。如:毛重100斤,刨去皮净重94斤。

愒:音kai,四声。遇事不急,推诿,拖延,依赖、等待或指望别人。如俗话:大懒愒小懒,伙计愒老板。

搴:音qian,一声,方言音二声前。拔取。如:搴鸭毛。

戗:音qiang,四声。依靠某物支撑立起。如:把这块牌子戗到大门口去。

翘:音qiao,二声。原本平整的物体,部分呈向上突出状。如:厨门上角翘起来了。

搝:音qiu,三声。金湖方言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动词。一般表示:打(如:搝架、搝牌、搝个电话、搝他两拳等);吃、喝、唱(如:搝碗饭,搝杯酒,搝首歌等);写、画(如:搝个材料,搝幅画);玩弄(如:搝女人);收、割、挑、挖、拖、拉、捕等各种劳动(如:搝鱼,搝猪菜,搝担泥等)等……

皵:音que,四声。不顺,卡住。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意外,阻碍了事件的顺利进行。如:本来说好的事,现在弄皵起来了;故意找茬。如:这事没按他意思来,老是在里起皵头。

饶:没有代价的添加。一般指购物者购买物品,付款后再分外抓一些。如:我买这么多,你再饶一点。

蠕:音ru,二声,方言音四声。走动或移动。他骑自行车从金湖蠕到宝应,用了两个小时。

樧:sai,四声。木制器具接口不紧或松动用木楔坚固。如:这个桌腿活动了,要樧(动)个樧(名)稳定一下。

扫:sao,三声,方言搔熬的合音。尾巴扫动或两脚乱蹬的情形。

跚:shan,一声。用脚踢。我狠狠地跚了他一脚;快速地从一地到另一个地方。如:他刚才在乡下的,一刻儿又跚到县城了。

刷:对脸打。他被师傅刷起了两个耳光。

甩:瞧不起,不屑。他一个科长,老是在我们面前甩起来;使劲、快速。如甩吃,甩跑。

嗍:音suo,一声。含在嘴里吮吸。如:小孩嗍手指;筷子嗍干净再搛菜。

搪:音tang,二声,方言音一声。抵挡或试探。如:不知道这水有多深,你先用竹竿去搪搪。

掏:握紧拳头打向对方。如:他乘其不备,掏了对方一拳。

捅:音tong,三声。挪或移一下。如:前面挤了,你把桌子往后捅点。

褪:音tun,第四声。后退。如:这边碍事,请你朝那边褪褪;脱去。如:把裤子褪下来;缩入。如:袖子褪里面了。

吞:音tun,一声。用手掏。如:吞口袋。

搲:音wa,三声瓦。舀。如:她搲了半升米倒入锅中;挣、捞。如:他今年搲了几十万票子。

哇:音wa,一声,方言音wo。吐出来。如:想走!把吃我的全部哇出来再说;没用、无能(形)。如:哇怂,哇大老爷。

崴:音wei,三声。脚扭伤。如:脚崴了;在淤泥里采藕,即崴藕。

窝:名词动用。如:他将材料窝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

掀:打人头部。同“扇”和“晃”。如:他被师傅掀了一个攘倒。

雄:压制。如:身体好,一般小病都能雄得住;批评、叱责。如:张华今天被老师狠狠雄了一顿。

砑:音ya,四声,方言音a,第一声。硌的意思。硬物碰到人体不舒服或疼痛的感觉。如鞋子里有个小石子砑脚。也有以势压人,故意卖弄、炫耀,让别人难受、生气的意思,即砑人。

舀:音yao,三声。用瓢、勺之类的工具取汤水。如:舀碗汤,舀瓢水等。

勚:音yi,器物逐渐磨损失去棱角、锋芒。如:这块银元品相不太好,上面的字都磨勚了;也有枯萎、凋谢的意思。如:瓜纽儿不能碰,一碰就勚了。

偧:同奓,音zha,四声。小孩刚学走路,歪歪扭扭不稳的样子;张开。如:他偧开两手接过孩子。

(二)另有新意

把:嫁。如:你姑娘把哪块(或哪家)呀?

搬:相互共人情往来。如:他们两家一直搬呢!

馇:音cha,三声。像猪、狗一样,直接张嘴就食。如:一盆食物,狼狗几口就馇光了。

捶:音chui,第二声,方言音三声。用力扳动或扭动,使物体弯曲或折断。如:他从树上捶下一根树枝。

蹲:居住或处在什么地方。如:老爸,你蹲家闷不闷啊?啥时再到我这边蹲蹲。

兜:引火或点火。兜个火,即引(或点)个火。

拱:躲藏。如:阎王要拿你,你拱在仙缸里都没用;拱账。往来欠款的双方或多方,通过互有关联的第三方结算,相互抵销账目的行为,或单位为个人报销费用行为。如:厂长,我个人买的笔记本电脑,常常公用,能不能在单位账上给我拱点费用?

拐:性情怪僻,脾气不正常,容易受他人言语影响而生气,不理睬别人。

侯:音hou,第二声。处于、待在某地。如:你不得地方去,就侯到我家吧!

晃:手掌打到头上,并从头顶掠过。如:孙二爷晃起他两个悠头,打得他头昏眼花。

叽:音ji,二声。说不出话,只能张口从咽部发出尖叫。

狡:斤斤计较,小气。如:李小四子狡的一踏,莫想讨他一分钱便宜。

诀:骂。诀人即骂人。如:你去惹她,不是讨她诀嘛!

浪:晾。如:衣服洗好了,请你帮浪一下;爬到高处。如:你浪那么高干嘛,当心摔下来啊!

惹:音re,三声,方言音四声。猛地或突然地使劲。他惹起一拳,打在那个小偷的脸上。

爽:潮湿的衣物挂起来凉干;不用或不予重用。如:爽他一阵子,让他好好反省反省。

塌:涂或画。如:她脸上塌得像个鬼;也有泄漏秘密的意思。如:他闲谈间把事情塌出来了。

挖:音wa,一声。手抓烂泥状物。如:他挖起一沰烂泥向李四耷去;减去。同刨去。

抈:音yue,余额的合音。将弯曲的平板或条状物慢慢捶直,或将直的平板或条状物慢慢捶成一定形状。如:帮我把这根弯钢筋抈直了。

栽:音zai,一声。用拳头对着他人的脸、胸口等部位猛击。如:李二的胸口被人栽了一拳。

找:抓住。如:他一把找住李明的头发,将其撂倒。

肿:有吃的意思,一般斥责吃饭时贫话唠叨的人。如:快肿,肿饱了下田有事。

捉:站立。如:这根棍子碍事,把它捉到墙角去;将一捆或一把凌乱的柴草、筷子之类物品立起,一端向地上或平板上使劲击拍,使其一端平整或看出长短。

攥:音zuan,四声,方言巨额的合音,轻声。写。如:请你帮我攥几个大字;扫。如:懒死了,屋内灰落多厚的,也不扫扫攥攥。

捽:音zuo,二声。抓住或揪住。如:李明的头发被他死命捽住,动弹不得。

(三)有音无字

粗:假借字。用手揩、抹、擦。如:粗嘴,粗桌子。

耷:假借字。音da,第一声。打的意思。如:张婶正在用泥耷坝子,李二不怀好意的靠过来,张婶顺手挖起一耷烂泥向李二的脸上耷去;掼:如:耷砖坯;随手乱扔。如:地上耷了一堆衣服;说话吐字不清。如:耷巴子(结巴)。

滴:假借字。音di,方言四声。用手或夹子拔出猪肉、禽类身上的毛;也指用手将面团摘开放入锅中,或用筷子将面糊拨进锅中,谓之滴疙瘩。

沕:音wu,四声,方言音we,轻声。淹没在水里。如:张家的驴子滑到水里沕死了;四肢或脚因跌碰、扭曲等导致筋骨损伤。如:早上不小心跌倒,手腕子弄沕了。

该:假借字。用手拨开或拨去一点。如:饭多了,该掉一点。

岗:假借字,音gang,第三声。不顾人群或障碍物,直往前闯。

告:假借字,音gao,第一声时,是教的意思。如:弟弟不会,你要多告告他;读第四声时,是试的意思。告一告,即试一试;告告瞧,即试试看。

隔:假借字。单腿跳行。

埂:假借字,音geng,三声。划出痕迹。用手或借助物力将地面或物体上划上痕迹。如:崭新的桌面被他埂了一道印子;铲除或抹平。将物体上的痕迹铲去。如:将电杆上的小广告埂掉。

官:假借字。两人或多人一起共用。如:你俩官用一张房卡。

鹤:假借字。音he,四声,方言音 ha。学。如:鹤住些;贴心、贴脚、合身。如,这双鞋子不鹤脚。

嚇:假借字,音he,轻声。啃食。如:嚇骨头。

豁:假借字。音huo,一声。蒸。如:豁馒头,即蒸馒头;奉承,拍马。如:他经常跟在局长后面豁luan子。

吭:假借字。音keng,一声。低下头。如:理后边发了,你把头吭下来一点。

莱:假借字。音lai,二声,方言第三声。用手使劲抓住。如:她一把莱住女人的头发。

滤:假借字。用刀子来回割。如:去,滤一段咸肉来炖鸡蛋。

拍:假借字。音pai,一声。用脚踩。如:她一脚拍到烂泥里了。

呸:假借字。音pei,三声。把东西折断或分开。如:把饼子呸开,一人一半。

殍:假借字。音piao,一声,方言三声。本应平整的物体,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变得不平展、不规整或不对称。如:这桌子恐怕是潮木料做的,才两个月桌面就殍起来了。

崖:假借字。音ya,二声;方言音a,二声。错开或敞开一点。如:把锅口崖住些个。

(四)义同音异

缠:音chai,二声;方言音qian,第二声。纠集或搅到一起。如:说着,两人就qian了起来。

踹:音chuan,四声;方言音juan,一声。用脚踢或蹬。如:他的屁股被我juan了两脚。

拣:音jian,三声。方言音gan,第三声敢。挑选。如:gan菜。

挎:音kua,四声;方言音guai,四声。把东西挂在胳膊或肩上。如:一早,她就guai了一篮子青菜来到市场。

掐:音qia,一声,方言音ka,轻声。用指甲按或截断。如:我的手被他掐掉了一块皮。

鹐:音qian,一声,方言音kan,一声。鸡、鸟等用尖嘴啄食。地上撒了那么多稻谷,一会儿就被鸡子鹐完了。

去:音qu,四声;东南片方言音kou,四声。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如:哈哪kou,即上哪儿去。

搌:音zhan,三声;方言音jian,三声。擦抹。如:身上有汗,弄个毛巾把子jian一下舒服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