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深山老林511
深山老林51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10
  • 关注人气:2,8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贝格——一座山间小城,半部欧洲城市发展史

(2018-03-29 09:09:09)
标签:

德国

古堡之路

班贝格

世界文化遗产

自由行

分类: 游记

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次出国,去的是西欧,印象最深的是满大街恢弘、华丽的各式建筑。
欧洲文明发端于古希腊,继而,古罗马文明、中世纪文明,然后经过三大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三大革命(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法国革命),完成了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转型,接着又是商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使得欧洲的经济与科技进入世界前沿。
欧洲的城市建筑也是循着古希腊式、古罗马式、罗曼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以及现代式的脉络,不断丰富、发展的。

德国古堡之路上有一座人口只有区区7万人的小城,却拥有数以百计的历史性建筑,是欧洲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古城之一,她就是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班贝格。

班贝格坐落于巴伐利亚北部,山丘连绵起伏,雷格尼茨河穿城而过,典型的中世纪小巷曲径通幽,将山城水道连成一体。城内建筑基本囊括了欧洲建筑史上的所有风格,以完整的方式展示了一个欧洲城市一千多年来的发展史。


班贝格的核心区由山城和岛城组成。

公元100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海因里希二世在班贝格建立了天主教主教区,并下令建造城市第一座主教座堂,这便是山城的最初雏形。
随着老皇宫、主教寝宫、古堡的陆续兴建,山城成为班贝格最著名、最主要建筑的聚集地,也是帝国内德意志民族的宗教统治中心。

http://s5/bmiddle/001gbDYHzy7iZUe9JwU84&690
翻拍自《班贝格旅游手册》


主教座堂是班贝格最著名的建筑,班贝格天际线上的6座尖塔,除两座属于米歇尔修道院外,其余4座都属于这座教堂。
教堂融汇了罗曼式和哥特式两种建筑风格,既古典拙朴,又宏伟壮丽。

教堂内不仅有这座城市的缔造者海因里希二世夫妇的合葬墓,还有罗马教皇克莱门斯二世的墓葬。
教堂内的浮雕“班贝格骑士”,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且完整保存至今的珍贵历史文物。
老皇宫紧邻主教座堂,穿过雕饰精美的“美丽门”,便是一处古罗马风格的庭院。
这里曾经是主教的行宫,一千多年前,海因里希二世来班贝格公干,都下榻于此,由此,这处庭院建筑就被人们视为了皇宫。
老皇宫历经千年,幸免于战争破坏,以最初的样貌定格历史,是很多反映中世纪题材电影的取景地。

老皇宫对面是一座恢弘的巴洛克式建筑——主教寝宫。
主教寝宫建于17-18世纪,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班贝格主教1703年-1802年间的住所。
宫内还专门建有一间中国厅,仿照中国的宫廷生活。
厅内陈设来自中国的瓷器、漆器等珍宝。
宫内不准拍照,用手机偷拍了几张,至今还是满满的负疚感。

作为昔日的“市民城”,岛城是班贝格的心脏。
建在桥上的老市政厅是岛城最独一无二的建筑,也是班贝格的城市名片。

老市政厅建于1386-1387年,关于它,还有个口口相传的故事:
14世纪,市民们不甘心完全被教会控制,为争取话语权,便打算修建市政厅,但班贝格主教不同意在他的山城区建造。
于是,市民们就在雷格尼茨河中打入木桩,在河中央建了座人工岛,在岛上建了这座市政厅,于是,这里便成了宗教与世俗的权利界限。
老市政厅不但表现出建造师奇特的设计构想,而且,体现了市民阶层抗衡宗教势力的平权意识。

市政厅的外墙绘有精美的壁画,画家利用错觉手法,画了一个飞出的天使和天使伸出墙外的小胖腿。
印象中一贯严谨、刻板的德国人,原来也有幽默、俏皮的一面。

踏上上桥,穿过老市政厅,就进入了岛城的中心。阴雨天虽然街上比较萧条,但仍可感受到质朴、安逸的生活气息。

在一食店遇到哥仨。
他们见我挎着相机,非拉着我给他们拍照。
掏出手机打算应付一下,哥几个不干,非要我用相机正儿八经拍。
我说,仨大老爷们儿有啥意思,给你们拉个美女来。
仨人皆错愕。
拍毕,他们看看,笑了,而且,比他们拍照时笑得更开心。

班贝格又有“小威尼斯”之美誉。
由老市政厅沿雷格尼茨河往西北方向,经过一个码头便是昔日渔民的居住区。
这里大部分建筑还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木结构房屋,依水而建,枕水而居,小桥流水人家,端的一个遗世独立的梦里水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