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偶感杂记

(2011-01-12 18:10:07)
标签:

通货膨胀

生日

腊八粥

分类: 随笔

                                    (一)

    搞了半辈子经济工作,对原本枯燥的数字还算敏感。岗位要求,必须要透过浩繁的宏观微观数据,看到经济活动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态势,并据此作出自己的职业判断。

    离开岗位一年多,热衷于东跑西颠,最贴近的数字无非是景区门票、过路过桥费、住宿费、机票车票等等,其他数字复又变得枯燥乏味了。即使是社会上热议的通货膨胀,因为不大理家,也没太留意。

    最近《凤凰周刊》一篇文章披露的一组数据,看后有点悚然:

    1. 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M2(即广义货币=流通中现金+银行活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的供应余额激增,从2007年末的40.34万亿上升至2009年末的60.6万亿元,2010年9月末达到69.64万亿,换算成美元超过10万亿,为全球第一。

    2.2009年美国的GDP为14万亿美元,M2为8.7万亿美元。同期,我国的GDP换算成美元为4.9万亿美元,M2为10万亿美元。

    3. 2009年我国大陆的GDP规模为1978年的92倍,广义货币供应量则是1978年的705倍。

     过量的货币投入,不会增加商品,却一定会增高物价总水平,这恐怕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数字是量化的逻辑,我觉得,这组数字背后的经济逻辑似乎不符合以民为本的政治逻辑。

 

                                   (二)

    新年伊始,收到许多生日礼物。

    家里的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合伙送了一双新款登山靴,不言自明,肯定是期望我2011年跑更多的路,爬更高的山。

    儿子的小朋友送了一套《读库》推出的带插图的笔记本,其实,我早就不会用笔在本本上记事了。至于插图,再大家的作品,也没有自己亲历的景致感悟深刻。但我还是啧啧称赞,由衷的,因为它带着文化的气息。

    侄子快递了一幅画,特意在生日那天送到。说实话,那幅画构图比较呆板,用色还很稚嫩,但却是侄媳用了许多个晚上,一笔一笔描绘的,令我好生感动。

    球友送了一本《天城记忆》,是关于一个美国传教士清末民初拍摄的杭州西湖老照片,作者从不同的文化视角,诠释着仁慈、温和以及对美的谦卑。我想,恐怕这也是球友的寓意吧。

    网友送了一幅自己的画作,浓墨重彩,酣畅淋漓。至今仍然不解,一个文弱的女人怎能有如此奔放不羁之作?

    几个要好的同事为我的生日摆了一桌酒宴,席间,一个多年好友隆重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一份我出生的那座城市当天的原版报纸赫然在目。惊喜继而哽咽,因了朋友的良苦用心和蕴藉着的友谊。

……

    还有许多,当然,也包括那些手机的祝福短信,一条一条翻看,大拇指都快抽筋了。

    很平常的一天,因了一些缘故,被赋予了特定的内容,在自己和亲人、朋友的心里,遂变得有了不同的意义。

    其实,每一天都是生命的一个片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感受。用心体会每一天,最起码,自己意念中的生命就会充盈起来。

 

                                    (三)

    农历腊八一般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昨天腊八,似乎不是很冷。

    看了博友那片云写的《又到一年腊八节》,其中那句“从小到大妈妈熬的腊八粥的味道最香最期待”,触动了我几近忘却的记忆。是呀,多少年的那一天,妈妈总是熬一锅飘香四溢的腊八粥,一家人聚在一起,天再冷,心里暖。

    有妈妈,就有家的温暖。

    将腊八作为节日,是古老的民间习俗,这一天除祭祖敬神外,还有个逐鬼避疫的说法。

    昨天下午,平生第一次亲手熬了一锅腊八粥,为了住在医院的堂客,为了发烧在家的儿子,也为了自己——在浓浓的米香中,重温妈妈的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圆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