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有幺妹

(2009-09-16 00:10:01)
标签:

表妹

情同手足

熠熠光彩

叮嘱

精神享受

愧疚

分类: 人物

么妹是我的姨表妹,小我六岁,是我们这辈人中年岁最小的女性,虽情同手足,但几十年来她却从未叫过我一声哥哥。

第一次见到幺妹是将近四十年前的事了。那年春节我和哥哥回城过年,闲得无聊,便一起去了北京的五姨家。

五姨一家四口,除了五姨、姨夫,就是幺妹和表弟。知道我们去,一家人非常高兴,里里外外忙得不亦乐乎。到她家的那天,客厅的地上铺着凉席,五姨和幺妹席地而坐,一针一线地为我和哥哥嵌被头。

五姨和姨父是军人,住在八大处的军区大院。住惯了旧式老楼、用惯了煤球炉子的我,感觉这里一切都是新鲜的:新式的单元房,热烘烘的暖气,冒着蓝色火焰的煤气灶以及窗外宽敞的院子、远处清晰的山……,摸摸这、看看那,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晚饭后大家围坐一起拉家常,五姨快人快语自然是主角,姨父厚道寡言只是默默地听,表弟继续着他的好人抓坏人的游戏,幺妹则支着胳膊托着头,不时看看哥哥、看看我,听着似懂非懂的话题。

入夜,哥哥酣然入梦。我却辗转反侧,看着窗外的月亮,嗅着被子散发出的太阳的味道......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海玩。游遍了八大处、颐和园以及许许多多说不出名堂的去处,兴趣盎然,乐不思蜀。

一天,幺妹提议去西山,公交车不便,只好骑车,自然是我带着她了。虽是表兄妹,男女授受不亲仍在作祟,来她家几天我俩从未单独说过话,去西山的遥遥路上也是默默无语。

爬山,很大的陡坡,我自顾自地爬了上去。

缄默的幺妹终于说话了:“你不管我呀?!还当哥哥那!”

我一边伸出手一边说:“真娇气,你也没叫过哥哥呀。”

“ 哼,我才不叫那。要是大哥,叫他一声哥哥,他准会美得屁颠屁颠的;叫你?冷着脸,应都不会应一声。”

我拉住了她伸过来的手,这是第一次接触异性的手,软软的、凉凉的,有些潮湿,尽管是表兄妹,尽管她还很小,可还是不那么从容,有种淡淡的羞涩感觉。

 

以后的日子,幺妹继续她的学业,我继续我的插队,基本没有联系。

 

70年代初部队大裁员,五姨、姨父复员回到当初参军的城市,回到了他们的也是我的家乡。安置的条件较差,工作是车间工人,住处是一个大杂院的两间平房。优越的工作没有了,宽敞的单元房没有了,暖气、煤气自然也没有了。一家人倒是安贫乐道,其乐融融。

75年选调回城又见到了幺妹,怯怯的侉妞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一口俏皮的京片子也特意拽成极有特色的浓浓方言。77年政治气候渐暖,电台竟然播送文革前的外国民歌。除夕夜跑到她家去过,我们关上屋里所有的灯,黑暗中我随着旋律低声吟唱: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树叶不再沙沙的响……”

五姨、幺妹似乎都被我的歌声陶醉了。

那时,我是五姨家的常客,兄妹间无话不谈,看着我俩的亲密劲儿,五姨甚至动了把女儿嫁给我的念头。

 

岁月匆匆,我和幺妹先后成了家,两家人走动得很频繁,尽管幺妹仍未叫过哥哥,我却愈来愈感受到血脉亲缘,感受到她那时时闪烁的熠熠光彩。

在五姨家,幺妹自然是顶梁柱,只要有她,家里就嬉笑满堂、欢声一片。五姨、姨父身体不好,伺候父母、服侍病人的事全由她一人承担,日后,先后为双亲体体面面送了终。表弟英年早逝,留下孤儿寡母,经济上资助不说,每年岁末么妹都要陪弟妹度除夕。

我俩的四姨终身未嫁,退休后的生活全凭幺妹照应。我偶尔过去探望,看见四姨屋里屋外、身上身下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不免感动。爸爸病危住院,我请假回来照料,白天电话处理工作,夜间陪床看护。幺妹看我辛苦,竟让我倚在一边瞌睡,她整夜守候在病榻前。姥爷这边的亲戚多,上辈人百年,晚辈走动很少,只有幺妹走东家串西家,问候问候表哥,照应照应表姐,串起日渐荒疏的亲情。

 

妈妈格外喜欢幺妹。我托人带去的时鲜,总要留出一份给她。幺妹也时常买些毛衣围巾时令果蔬之类去看妈妈。娘俩手拉着手聊得热火朝天,每每这时,妈妈的眼睛烁烁放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妈妈患了绝症,我接到北京,期冀老人家幸福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可粗心、执拗的我不大会表达爱,总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用物质上的付出补偿妈妈,孝敬妈妈,踏踏实实坐下来陪老人家聊聊家常、谈谈工作的时间很少。幺妹每次来京,总是和老人家天南地北、湖东海西地神侃,临走必定百般叮咛,嘱我多抽时间陪陪老人。其实,心里也知道妈妈不稀罕物质享受,只希望听见儿女们的成就,只希望享受儿孙绕膝、话语满堂的天伦之乐。实际上我和妈妈聊天还是有些顾虑的,成绩说多了觉得是在吹嘘,困难压力又不敢去说,话题越来越少,幺妹的嘱托自然没能落实。妈妈走了,虽然走得平静安详,我却为了我的粗心、我的执拗抱恨终身。倒不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而是子欲“表”而亲不待,这种遗憾,我有切入肺腑的感受。

原本和幺妹联系很密切,妈妈走后一年多竟然没再走动,主要是因了我怯于见她,想起她的叮嘱,总会深深负疚。

 

其实,我仍在挂念着幺妹,或许是由了至亲的血缘,或许她就是冥冥中的前世情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