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下猛药,“双率”成良方
引言:为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
此为1997年10月23日降息1.80个百分点以来最大降息幅度。同时,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距离上次降息不足一个月时间,央行宣布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自今年九月份以来第四次下调利率、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百分点调整力度之重,为央行近年货币政策调控历史上所罕见。如此强力的货币政策措施的出台,体现出国家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意图。
近两年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图表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图表

据相关专家分析,此次货币政策的大幅调整属于世界经济下滑氛围之下,为防止或放缓我国经济下滑的前瞻性政策,同时体现了我国政府保经济、促增长的决心和信心。此次调控,幅度之大、频率之快,相对的影响效果也显现迅速和明显,并与其他政策的调整形成合力,将成本上升的现象相抵消。如此一来,对于资金占用量较大的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如房地产、外贸、钢铁等,可谓空前利好。
目前,由于中小企业吸呐了社会90%以上的就业,因此,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将给社会就业带来更大压力。由于经济环境及传统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一些企业因缺少资金而出现了经营困难,甚至生存危机。同时,农业生产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此次政策调整中,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农业生产倾斜。
此次降息还具有强大的“告示效应”,表明国家将以巨大决心保证经济平稳运行,会对GDP的稳健增长和人们对经济的心理预期起到一定作用,为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打了一针强心剂,激发老百姓的消费潜力,加强消费者对于家用电器、汽车、商品住房等大件商品的需求。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为了防止房地产行业下行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均频频出台各种政策。本次降息对于降低房地产企业负债率有很大帮助,对房地产企业有很大利好。但相对于过去过高的价格,无论是紧缩性政策还是宽松型政策,要保证地产行业的稳健、正常的发展,调整是必然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之前发展过快的地产行业的确存在着不良发展因素及泡沫现象。一系列的政策调控,加之房地产企业可以对于地产项目进行合理的价格调配,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房地产市场必然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并逐渐得到成熟与发展。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调整,便能够力挽狂澜,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猛药”要成为“良方”,还需要有药引和其他药物的辅助。
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清晰或者说是坚信:不要因为华尔街的裁员而过度恐慌,也不要像西方人一样对未来毫无积蓄。中国毕竟不同于西方,我们应该对国家有信心,或者说,对我们自己有信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