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友人们
——献给“地产神仙派”成立一周年
题记: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在听《Blowing in the
Wind》,歌者是Joan
Baez,著名的美国民谣歌后。歌中来自乡村音乐的轻快节奏,让我能够在忙碌之间有了些舒缓与流畅。没有开灯,点上刚刚同事送给我的蜡烛,烛火跳跃的同时,还有些香气散发出来。偶尔手臂移动带来些空气的流动,那火光摇曳。
又是好久没有写东西了。
最近来来回回,频繁飞行在北京与南宁之间,再加上“几过家门而不入”,对于父母的惦念有些加剧,而且体力也有些透支。昨天从晚上11点一直睡到今天下午2点,总算睡了一个“透”觉。
起来上网,看到新浪房产频道上登出了庆祝“地产神仙派”成立一周年的专题,很是感动。
回想一下,自己跟这个群体的友人们都认识一年多了。时间过得好快。
下午到公司的时候,接受了《中国房地产报》的电话采访,问的问题也是关于“神仙派”和博客圈文化。
突然想想,自己也该送上些什么,来祝福这个圈子,这群人们,和这份情意……
杨乐渝:味道……
又收到了我在网站定购的图书,是写关于北京微观地理的内容,还有几本英文原本小说。慢慢地拆开满是书籍的包裹,先是粗粗翻看了一轮,看是否有什么缺损。然后找了支笔,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还有年、月、日和买到书的地方。
最近,笔触突然变得枯竭,就连简单一小段文字都是干涩的。于是,每天早早回家,一个人,煮饭、煲汤、看电视、看书。或许,一个人的闲散与宁静可以带来些乐趣的真谛吧。
在北京的时候,经常去SOHO现代城的一家书吧,叫做“光合作用”。那里有我喜欢的英文小说和最新的流行读物。买了书,还可以到二楼要一杯哥伦比亚咖啡。尤其是在冬天,天空的白色和蓝色打在脸上,温暖而慵懒地让你过上一个下午。
突然想起还有一个人跟我说过看书的梦想,是一帮友人一起聊天的时候,他不经意的提起:一个拉满葡萄架的小院子,一把摇椅,坐在椅子上,也是一个人,静静地,读上一下午书。
是杨乐渝。
我们相识快一年了吧,因为神仙派。那个时候与老杨的交流是因为他的一篇关于黄玺庆的调侃文字。再后来,也只是停留在MSN上的黄灯闪烁。初时,并不了解他是怎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与脾气。只是通过百度查了些关于远洋"光华国际、关于龙泽源置业、关于中远和关于他观点与发言的些许信息。
到现在,虽然远在边疆,但还是时常跟包括老杨在内的“仙友”们“插科打诨”,也算是熟络了许多。
记得新浪房产频道推荐老杨的博客,让我们一帮朋友写对他的评语。我写下了这样一些话:一个男人,有着如丝的细腻,如茶的温厚;一个布衣,朴实无华之心,扎实勤恳之为;一个行家,洞悉透彻,真知灼见;一个文人,嬉笑怒骂,棱角分明;一双手,写着硬朗的文字;一颗心,昭示善良的真诚;可爱、可敬;可圈、可点。
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老杨又类比似的想起了“老莫”,位于西直门北京动物园东侧的“莫斯科餐厅”,开业于1954年。因为老莫的浪漫与高尚,因为老莫的西方和东方,因为老莫的古典与现代,吃老莫是很多北京人,特别是四、五十岁中年人心底里的一个情结,如一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和一段与青春有关的梦。
杨乐渝或许就像那餐厅里的浪漫与高尚、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
写到这里,回头再看看通篇的文字,对于杨乐渝,几乎没有文字去描绘他的高矮胖瘦、脾气秉性。想起了这么一个情节:有一天问老杨的家乡。他打趣:“我的名字是乐渝,乐,自然是快乐的意思;而渝呢,自然是重庆的简称喽。也就是说——我是快乐的重庆人……”
朴实的话,让我这个听者散发出一阵灿烂的笑。
我想,老杨就是这么一个感性、真实而快乐的人吧。之所以在这里没有具像的描述,并不是因为所说人物复杂,恰恰是因为他的简单,如清水,让人不知道溶入什么样的文字。总是觉得,哪怕写进几个字,都会影响那水的清晰……
在此,希望杨乐渝关于摇椅与读书的梦能够早日成了实现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