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票贩子的优越感

(2007-02-03 00:55:43)
分类: 世态炎凉

票贩子的优越感

 

今天看《经济半小时》,还是讲铁路春运票贩子的事情。

每年都在讲,每年都有得讲,却年年讲不完。

从电视镜头上看,各地的火车站口排了长龙,比起飞机场里的“绅男淑女”,多数排队坐火车的人们是学生、是民工、是业务员、是老百姓……可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准备回家了,终于到了火车站的售票口了,等到的却是长龙、拥挤、小偷、票已售罄,还有时不时徘徊在你身边,不失时机地搭讪的票贩子。

为了套牢一个“猴子”(买票的人),收取高昂的倒卖差价,如今的票贩子们组成了极其严密的团体,从车票购买、倒卖、送达分成了非常详细的若干体系,从幕后庄家的大“黄牛”(对票贩子的俗称),到浮在水面的小“黄虫”(票贩子体系中最小的喽罗),可谓越来越有了一种“组织”的性质。

每年年节和运输高峰,新闻都在报道各地加开的临客,各方充足的运力。照说运力和“票力”应该遥相呼应,干吗通过正常渠道还是买不到票?那为何这票贩子手里就有票呢?他们把持着票时候的优越感和优先权从何而来?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铁老大”的名声,在中国的运输史上由来已久。也正是这长长的铁路线,担当了承载中国大多数人口流动的主要角色。于是这卖方市场的优越感也更是显而易见。光环越来越大了,于是也遮掩住了许许多多的阴暗和不足,体制的不足、流程的不足、监管的不足。

于是便出现了屡禁不止、见缝插针的“黄牛”,和他们的“背靠大树好乘凉”。

老是抓了放,放了抓,不是解决票贩子问题的根本办法。想想那些票贩子优于其他旅客的车票源头来自何处,想想如何解决一到年节便紧张异常的铁路运力,想想沉积多年的铁路体制如何与时俱进,才能从源头卡断票贩子们“优越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