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价是调控城市发展的利器

(2007-01-13 23:14:36)
分类: 地产专业

房价是调控城市发展的利器

 

从新近的《北京日报》上看到一则新闻:2003年到2005年,北京市的商品住房外埠购买比重在3成左右,2006111月,外埠个人在京购房5万套左右,占市场份额的35%,一次性付款占54.3%,比本地居民高15个百分点。一半以上的外埠个人购买中心区万元以上的高价住宅。而且,价位越高,外购比例越大。

于是,许多房地产内行与外行们便说北京的房价是虚高。

诚然,三成房子被外地人买走了,而且其中半数以上是高端住宅,的确是为房价的抬高增加了一些动力,也的确导致了房价的持续增长。

但即使把所有外地人打发出北京,这房价就能降下来了吗?

不能这么偏激地认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沿海城市和大中型城市逐渐成为了经济、文化发展的先行者。高速的城市化进程无疑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很多“流”——人流、物流、财富流。这些巨大的能量不但填补了城市自身的很多稀缺,同时也给城市的建设与运营带来了超越这个城市自身很多的优势资源,这些资源来源于全国,甚至是来源于整个世界。随着这些能量的注入,各种优势行业迅速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人多了、道路宽了、高楼起来了,相关的服务与城市配套也越发地发达起来。于是乎,以前是村镇的,逐渐成了城市,以前是小城市的,逐渐成了潜力发展城市,已经是大城市的,逐渐成了发达的、有价值的城市。城市价值的提升自然而然带动了居住价值的提升。城市的建设者们在盖起房子的同时,要满足居住者更多的附加居住要求——合理的居住空间结构、良好的居住环境与人文气氛、便捷完善的居住配套设施……

要买好的东西,享受更多的服务,得到更多的价值,当然就要付出更多的“玛伲”(money,钱)。所以,房价便首先成了一个城市发展的符号和镜子。城市的价值高了,人漂亮了,这相应的镜子也得换上个好一点的,贵一点的不是?要不怎么能照出漂亮的模样来?

其次,有了流入的能量,就一定有消耗的能量。拿北京来说,500万的外来人口,再加上原有的土著居民,必然给城市资源和环境资源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土地资源稀缺了,交通管网紧张了……那么资源稀缺带来得便是城市建设成本的增加。于是,不难想象,那些占有更多资源的房地产产品,或者是占有了稀缺资源的房地产产品的价格除了源于高附加值、高产品价值,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所损耗的资源的补偿。而在城市周边,存在了很多那些随着城市发展而逐渐新兴起来的卫星城、新城镇,或者是城市内部存在很多新兴区域。这些区域或者新城的兴起与成熟,起到了分担城市负荷的作用和责任,资源的相对丰富、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决定了建设成本的相对较低,使得房地产的价格也相对“低处不胜寒”。

房价的高低不是一撮外来人口能够全权拉升的,也不是说是一个因素所能控制和决定的。由于房子这种商品具有很大特殊性和城市代表性,除了供需关系的影响,它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缩影,承载了城市发展的符号。一个城市实实在在的发展与进步便决定了房屋价格是否存在虚高,是否发展合理。反过来,房价更成了城市规模、进程的调节阀、杠杆和利器——通过房价的高低与错落,引导能量的流向、控制资源的耗损及表征城市的发展曲线。

器当利,才有效。如良药一样,初时苦口,但只要利于身,便好。

 

推荐文章

 

遇偷儿

我们非得“有目的”吗?

慈善不是“捐一点”

男女阴阳论

钻进洞穴里的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