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世态炎凉 |
高尔夫成高校必修——如此培养精英?
因为惧怕一个人的孤独,所以一直都是开着电视睡觉。于是便可以按时醒来看CCTV-2的《第一时间》,一档早间资讯栏目。
今天听了一则新闻——
某大学,把高尔夫设为学校的必修课程。目的可能有二:一、旨在通过高尔夫这一贵族体育项目自小培养学生的精英气质,高贵内涵;第二,如果是必修课,那么这价格昂贵的球具便成了如书本一样的必需品,可堂而皇之的统一购买或租赁。一笔不菲的收入来了。
我本人也是个高球迷,从美国公开赛到国内的邀请赛,从来都不错过。虽然技术不佳,但球具球衣,也是一应俱全。高尔夫也的确是需要通盘考虑,策略攻防及准确的球技。于是,严格而高雅的装束、严谨精密的战者思维俨然成了贵族与精英的代表符号。
那么打了高尔夫就成了精英了吗?不是!
所谓的精英,所谓的成功者,需要的不单是球技,还需要广阔的视野、扎实的文化功底、阅历的积累和思考的沉淀……而且,对精英的定义是不是仅仅以“打高尔夫,喝XO”为衡量标准呢?那么那些在所属行业里,所在岗位上凭借自己的能力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的新秀们算不算精英呢?那些扎实几十年,只会打打乒乓球的优秀劳动者算不算精英呢?
把高尔夫引进高校,固然可以推广与普及。在打球过程中,磨炼学生们的策略意识、前瞻的思考模式及准确的判断能力,也是可行的。但作为必修,跟体育课上扔铅球一样,似乎成本高了些。而且,缺乏了强身健体的功效。似乎还有容易错误引导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危险吧?
还是先交交学生们如何做人,如何增加些社会责任感吧!
只有做好人,才能打好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