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宝贝们何时回家

标签:
大英博物馆英格兰英国 |
分类: 欧洲之旅 |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它与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博物馆正门,8根高大的罗马柱上,有一个三角形的顶,上面是一幅巨大的浮雕。
博物馆的中心,大中庭,2000年12月建成,广场的玻璃顶看上去颇为空灵,由1656块玻璃片组成。这处设计,会让我联想到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大中庭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
博物馆开放以后的
200多年间,通过英国人在各地的冒险活动得到了世界各国大批珍贵藏品,目前的大英博物馆分为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等分馆,号称有1700万件文物,如果每件看1分钟,要用8个月。这里收集了英国本国及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古老国家的文物,甚至被称为世界文物的守护者。这些展品的“获得”,既有购买而得,也不乏抢掠所获,这让我在参观时,尤其是看到中国馆中的精美藏品时,心里颇不是滋味。
短短的时间里,只能拣重点来看了。导游图上,已经标出了重要展品所在地。比如这上面标示的,就是在埃及馆里不可错过的收藏。
与卢浮宫有三样镇馆之宝一样,大英亦如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木乃伊,和希腊的神庙雕塑。
第一宝,罗塞塔石碑,这块高1.14米、宽0.73米的大理石石碑,看上去平凡普通,却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它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正因内容相同而文字不同,使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
看,一整座庙宇都被搬到这里来了。这是帕特农神庙,它原是古希腊雅典卫城中的一座主庙,是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19世纪初,博物馆以3.5万英镑把它的雕刻买了过来。现在装满了一整座展厅。
如果看到自己国家的珍宝被别国永久收藏和展出,会是什么心情呢?
这尊石像高高地竖立在大英博物馆的楼层间,脚踩一楼的地板,头顶的发髻已经高过了三层的地面。
东方艺术馆中除少量中亚、南亚和日本文物外,大部分为中国的稀世珍品。在这里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玉器,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秦汉的铜镜,汉代的漆器,北朝的造像,南朝的青瓷,唐三彩及经卷、丝绸、绘画,宋代的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瓷器,元代的青花花瓶、釉里红瓷器,明代的掐丝珐琅等。
宋罗汉三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