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锡安山。
“锡安”,是大卫王占领的那座耶布斯城堡。在拜占庭统治时期,人们开始把大卫城称作“锡安山”。在先知文学和赞美诗中,“锡安”一词已经成为“耶路撒冷”的同义词。
“只要我们心中,
还藏着犹太人的灵魂,
朝着东方的眼睛,
还注视着锡安山顶,
两千年的希望,
不会化为泡影,
我们将成为自由的人民,
立足在锡安和耶路撒冷。”
——《希望曲》,以色列国歌。
这个地方,实在脱不开宗教的厚重、纷争与纠结。小小的一方土地,天主教以它是最后的晚餐发生地、犹太教以它是大卫王墓地为各自的理由,对此地的归属争论不休。而伊斯兰教干脆在大殿的一角辟出了一方空间,在里边讲起了《古兰经》。锡安山便也成为基督教徒、犹太人和穆斯林的圣山。

光暗,当然主要是我手潮,照虚了。这个烛台所在的位置,便是耶稣和他的门徒用“最后的晚餐”之地。
同一个空间的这方角落,这扇彩窗下,是伊斯兰教讲经的地方?听了那么多的宗教起源、历史年代、人物故事、世事迁演,早晕了,混作一团。只知道这里的故事太多、太长,宗教的、文化的、历史的甚至政治的、军事的,对当今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圣地,岂是我一时半会儿所能了解、所能读得透?
和我一样,你可能不知道《圣经》里的大卫,但你一定知道米开朗琪罗的雕像大卫。在我之前的博文迷醉在佛罗伦萨里,拍下了这尊雕像的英姿。

牧羊少年大卫,以投石杀死了非利士的巨人歌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那祖国,就是以色列;人民,就是犹太人。没错,这个英勇的大卫,正是以色列的第二个国王,以色列最伟大的君主。在圣经故事中,他最人性化,个性最鲜明。
看看旧约中对他的溢美之词吧:善于弹琴,是大有勇敢的战士,说话合宜,容貌俊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
让大卫一举成名的击杀巨人一役,场面更是精彩。面对年轻俊美、面色光红的大卫,非利士人非常藐视,说:来吧,我将你的肉给空中的飞鸟、田野的走兽吃!大卫说:今日耶和华必将你交在我手里,我必杀你。斩你的头,又将非利士军兵的尸首给空中的飞鸟、地上的野兽吃!
歌利亚迈着大步走过来,大卫也快步向他跑去,一边跑一边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石子,用机弦甩出去,正中歌利亚的前额,歌利亚扑倒在地。大卫手里没有刀,就从歌利亚的腰间中拔出刀来,割下他的头,非力斯人全惊呆了,顿时溃不成军。
神勇的大卫赢得了民众的喜爱,却招致了扫罗王的忌恨,几次想制他于死地,被迫过起流亡生活。心胸狭隘的扫罗失去了民心,大卫的机智、宽容、忍耐则更将他的人格魅力凸现出来。扫罗兵败自杀后,大卫登上王位,成为“大卫王”。
大卫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擅长演奏竖琴,还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他恸哭儿子的一篇诗文,被美国作家福克纳称为人世间最动人的哀歌。
大卫王统治下的希伯来王国,疆域辽阔,社会安定,以色列人以大卫王而骄傲。以色列的国旗上印着的六角星被称为大卫王星,因为人们相信大卫王的盾牌上就雕刻着这种图案;耶路撒冷老城中的许多工艺品是一只手的形状,被称为大卫之手,人们相信它会带来好运。
伟大的大卫王的墓地就在锡安山上。而所谓大卫王墓,实际上是一个衣冠冢,参观时男士、女士要分走不同的通道,男士还要戴上犹太教的那种小帽子。
更多的以色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