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家里做客

(2007-09-20 15:36:01)
标签:

美食/厨艺

分类: 食色生香
 


                                         

     前几天,办公室里的同事被一位优雅主妇请到家里做客,回来后兴奋地描绘着这一趟的经历。家里的布置处处体现主妇的情趣和匠心,家庭午宴家常而精致。鸡翅是用微波炉做的,烤大虾的水准和海鲜馆有一拼,鱼被设计成了孔雀开屏的形状,点心是好看又好吃的糯米香蕉卷,也是主妇亲手做的。主妇表现得有些“好为人师”,同事也乐得虚心求教,竟学了好几个简单精巧的手艺。
     比如微波炉鸡翅,将原料用酱油、五香粉等调料喂一个小时,放进微波炉,高火三分钟就熟了,省时省力没油烟。临走,主妇把剩下的三个鸡翅给同事“打包”带走,还打开大调料瓶慷慨地赠送了一些五香粉。同事被新手艺鼓舞着,下班就直奔菜市场买鸡翅,回家按“师傅”的样子操作,儿子一口气吃了八个。
     听她眉飞色舞地描述这一段连吃、带拿、带学的经历,我忽然对去人家做客油然而生向往。平日小聚,大都喜欢到饭店,不用下厨也不用刷碗,省事省心。不过,总是有些怀念从前到朋友家做客和请朋友做客的情景。大学刚毕业不久,多半是家庭聚会,这周末去他家,下周末到我家。朋友老王的拿手菜是炸花生米,色泽味道堪称经典。多年以后,朋友们仍怀念当年都穷的时候那盘花生米的香。现在出去每次都要花生米,但水准都照老王的手艺差得远。最近有人提议,每次聚会,都请老王悄悄带一些炸花生米来。我说,还是适当恢复家庭聚会制度吧,令大家垂涎想念的,还有老张的酸菜鱼,老夏的土豆泥,老刘的榄菜肉碎烧云豆,总也不做,手都生了,更关键的是,可以借此“寻找从前的影子”。
      一个朋友曾在博客上大谈她的密制萝卜丝丸子,详细描写了制作步骤,还拍了成品照片,看得我口水直流。当天就在不远的副食店里买了些,一尝,不好吃。第二天,又到超市食品制作区买,还是不好吃。她的美食频道里经常有这样那样馋人的菜肴,比如黑椒牛排,锅包肉等高难料理,朋友们都各有各的惦记。向她追问菜肴的步骤和关键细节时,朋友往往会长篇大论地讲,一步不落,之后还气人地加一句,“不难,很简单”。有一天,众友终于忍不住:“不听你讲了,很简单,就快请我们去你家吃一顿吧!”我第一个举手,我要吃萝卜丝丸子!
     一般的礼节性交往是不在家里请客的,惟有相交相知多年的友人,或一起长大的玩伴,或故乡来的亲友,或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才有机会被请到家里。梁实秋说过:要想一天不安,请客。要想一年不安,盖房子。要想一生不安,娶姨太太。袁枚在《随园食单》的“迟速须知”中说:“凡人请客,相约于三日之前,自有工夫平章百味”。在网上炫耀手艺的美食家朋友看我们坚决要去她家做客,也当了真:“那我得提前请两天假了!”
      想起一则报道,说德国人有一种叫做“花园派对”的家庭聚会,女主人半年前就在设计了,除去各种菜品,邀请名单等惯常的事,哪家孩子和哪家孩子合得来,哪个人和哪个人坐在一起不厌烦,都是要考虑的。我跟朋友说,德国人请一次客需要“半年不安”呢,咱不用那么复杂,也不用请假耽误工作,你就双休日准备吧,我们周日晚上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