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栏文章 |
<要是没有这场风暴,我不知道老公经常挂在嘴边的“注意安全”有多么重要和温暖。
以前,无论我到多远的地方出差,用短信向他报平安的时候,回复只有“注意安全”四个字,平常我发信问“是否回家吃饭”,回复也只有“是”或“否”,极为精炼。不久前他被派到外地工作,家里只剩我和女儿,这个元宵节本不团圆,又赶上风暴,他的嘱咐就一反精炼的风格,变得唠唠叨叨起来。一天好几遍电话,一会儿说风大,千万不要出门,别让风把你们娘俩刮跑了,一会儿说把门窗关好,把电器插销拔了,一会说别忘了关煤气总筏,趁有水先用容器存一些,以备停水……晚上,当窗外寒风呼啸时,他又发一条短信来:紧急通知:强冷空气已至,朋友们请做好御寒工作,有老公的抱老公,有老婆的抱老婆,暂时没有的请抱暖水瓶,切勿乱抱,特此通知请抓紧落实!御寒办宣。我笑着回了一条:家里也没有暖水瓶啊!
这个节日对远在他乡的老公来说,老婆孩子的安全是头等大事。一场罕见的风暴,终于让一向冷静的他表现出急切的惦念和不常流露的幽默,人不团圆,心却连得更紧了。
要是没有这场风暴,我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和邻居正式见面。
刚从电视上学来油炸元宵的方法,正打算实践一下,煤气却怎么也打不着火了,心里顿时一阵发慌,是都停了还是我家管道坏了?和邻居只是见面点点头打打招呼的那种认识,基本没说过话,我心里着急,硬着头皮按响了对门的门铃。听说是对门的邻居,一家三口热情地站在门口,我连忙说,大姐,看看你家有没有煤气?男主人快步走进厨房,打几下炉灶,也停了。女主人连忙说,别着急,等我上网查一查煤气保修电话,回头告诉你。五六分钟后,我家门铃响了,对门女主人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号码,“这是煤气报修电话,刚才打过,说是因为停电造成的停气,正在抢修。”我连声说谢谢,并回头拿过一支笔来:“大姐,咱们互留个电话吧,平时也有个照应。”于是,一张纸一分两半,上面写下了两家的电话和双方的姓名,彼此的关爱和友好在手指和眼神间迅速传递着。
一直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生疏,终于因为一次风暴引发的事故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远亲不如近邻的亲切和温暖。
要是没有这场风暴,我不知道单单是有水有电有煤气的平常日子是多么可贵。
煤气一停,油炸元宵是做不成了,幸好还有电,可以用电饭锅煮几个吃。菜也不能炒了,就用微波炉蒸一个鸡蛋羹吧。远在河北的老爸老妈打来电话,只问能不能吃上饭,几年没见面的外地同学发来信息:听说大连有风暴,多保重啊。住在不远的朋友知道我和女儿在家,邀请我们去她家过节……
看了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被那些在不同岗位上辛苦抢修的身影感动着。为尽快让城市生活恢复正常,这个节日不少人彻夜无眠,有的可能连一个元宵都没吃上。其实,这些不知姓名的人们一直默默保证着我们的日常冷暖,幸亏有这场风暴,我们才得以了解那些系统是多么庞大,设施是多么繁杂,维护又是多么不易。我们会因此懂得,平常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打开炉灶就有火,打开灯就有亮的日子,就是值得感恩的。
要是没有这场风暴,我可能记不住一些不起眼的瞬间和细节。
一个商亭在风雨中倒塌了,当有记者采访业主时,他没有强调损失,只说,幸好没伤到人,没伤人就好。有这样一句话:离弦的箭快不快?也比不上无常的速度。风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无常的迅速,大自然的巨大杀伤力是如此让人猝不及防。人往往在灾难从天而降的时候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觉察到平常易被忽略的瞬间的珍贵。
吃饭时灯一闪一闪的,怕停电,就点起了蜡烛,风雨元宵节的烛光晚餐竟有一种别样的浪漫。女儿惦记那两支装饰蜡很久了,终于因为风暴如愿以偿。我奇怪地发现,她长时间盯着跳动的火苗,一动不动地看。原来她记得一本童话书里说:在蜡烛的火苗中能看见未来。温暖的烛光映着女儿专注的神情,我不由得拿起相机记录下来。当然未来是看不见的,我倒是想起用一根牙签做了个小实验,把火苗的中心是空的证明给她看。
年前朋友捎来两株水仙,原以为春节能开花的,一直没有动静。就在风暴来临的时候,竟悄悄盛开了一小朵,我兴奋地给送花的朋友发信:水仙花开了,祝你节日快乐。朋友回复说:窗外狂风骤雨,屋内水仙盛开,生命是如此顽强而美丽!第二天一早,我一起床就直奔水仙而去,惊喜地发现昨晚那两个含苞待放的骨朵也盛开了,我好象不光闻见了花的香气,还听见了花开的声音,连忙也把这个瞬间拍下来。
正月十六一早煤气就来了,着手准备早餐。先煎个鸡蛋,将一个鸡蛋往热油里一打,竟是个双黄的,连忙告诉还没起床的女儿,妈妈煎了一个双黄蛋呢!怕女儿没有感性认识,一溜小跑把平底锅端到床边给她看,女儿也喜欢得不得了。两天后女儿还念叨,那个蛋真可爱呀。
风暴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然而,经历过大风大浪,人的心智也许因此更加成熟,心灵更加富足,对生命本身也多了一些感悟。
要是没有这场风暴,我可能不会在风和日丽的日子经常提醒自己:时时平和,时时感恩,时时喜悦。
大连日报 3月10日 家庭杂志
以前,无论我到多远的地方出差,用短信向他报平安的时候,回复只有“注意安全”四个字,平常我发信问“是否回家吃饭”,回复也只有“是”或“否”,极为精炼。不久前他被派到外地工作,家里只剩我和女儿,这个元宵节本不团圆,又赶上风暴,他的嘱咐就一反精炼的风格,变得唠唠叨叨起来。一天好几遍电话,一会儿说风大,千万不要出门,别让风把你们娘俩刮跑了,一会儿说把门窗关好,把电器插销拔了,一会说别忘了关煤气总筏,趁有水先用容器存一些,以备停水……晚上,当窗外寒风呼啸时,他又发一条短信来:紧急通知:强冷空气已至,朋友们请做好御寒工作,有老公的抱老公,有老婆的抱老婆,暂时没有的请抱暖水瓶,切勿乱抱,特此通知请抓紧落实!御寒办宣。我笑着回了一条:家里也没有暖水瓶啊!
这个节日对远在他乡的老公来说,老婆孩子的安全是头等大事。一场罕见的风暴,终于让一向冷静的他表现出急切的惦念和不常流露的幽默,人不团圆,心却连得更紧了。
要是没有这场风暴,我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和邻居正式见面。
刚从电视上学来油炸元宵的方法,正打算实践一下,煤气却怎么也打不着火了,心里顿时一阵发慌,是都停了还是我家管道坏了?和邻居只是见面点点头打打招呼的那种认识,基本没说过话,我心里着急,硬着头皮按响了对门的门铃。听说是对门的邻居,一家三口热情地站在门口,我连忙说,大姐,看看你家有没有煤气?男主人快步走进厨房,打几下炉灶,也停了。女主人连忙说,别着急,等我上网查一查煤气保修电话,回头告诉你。五六分钟后,我家门铃响了,对门女主人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号码,“这是煤气报修电话,刚才打过,说是因为停电造成的停气,正在抢修。”我连声说谢谢,并回头拿过一支笔来:“大姐,咱们互留个电话吧,平时也有个照应。”于是,一张纸一分两半,上面写下了两家的电话和双方的姓名,彼此的关爱和友好在手指和眼神间迅速传递着。
一直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生疏,终于因为一次风暴引发的事故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远亲不如近邻的亲切和温暖。
要是没有这场风暴,我不知道单单是有水有电有煤气的平常日子是多么可贵。
煤气一停,油炸元宵是做不成了,幸好还有电,可以用电饭锅煮几个吃。菜也不能炒了,就用微波炉蒸一个鸡蛋羹吧。远在河北的老爸老妈打来电话,只问能不能吃上饭,几年没见面的外地同学发来信息:听说大连有风暴,多保重啊。住在不远的朋友知道我和女儿在家,邀请我们去她家过节……
看了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被那些在不同岗位上辛苦抢修的身影感动着。为尽快让城市生活恢复正常,这个节日不少人彻夜无眠,有的可能连一个元宵都没吃上。其实,这些不知姓名的人们一直默默保证着我们的日常冷暖,幸亏有这场风暴,我们才得以了解那些系统是多么庞大,设施是多么繁杂,维护又是多么不易。我们会因此懂得,平常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打开炉灶就有火,打开灯就有亮的日子,就是值得感恩的。
要是没有这场风暴,我可能记不住一些不起眼的瞬间和细节。
一个商亭在风雨中倒塌了,当有记者采访业主时,他没有强调损失,只说,幸好没伤到人,没伤人就好。有这样一句话:离弦的箭快不快?也比不上无常的速度。风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无常的迅速,大自然的巨大杀伤力是如此让人猝不及防。人往往在灾难从天而降的时候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觉察到平常易被忽略的瞬间的珍贵。
吃饭时灯一闪一闪的,怕停电,就点起了蜡烛,风雨元宵节的烛光晚餐竟有一种别样的浪漫。女儿惦记那两支装饰蜡很久了,终于因为风暴如愿以偿。我奇怪地发现,她长时间盯着跳动的火苗,一动不动地看。原来她记得一本童话书里说:在蜡烛的火苗中能看见未来。温暖的烛光映着女儿专注的神情,我不由得拿起相机记录下来。当然未来是看不见的,我倒是想起用一根牙签做了个小实验,把火苗的中心是空的证明给她看。
年前朋友捎来两株水仙,原以为春节能开花的,一直没有动静。就在风暴来临的时候,竟悄悄盛开了一小朵,我兴奋地给送花的朋友发信:水仙花开了,祝你节日快乐。朋友回复说:窗外狂风骤雨,屋内水仙盛开,生命是如此顽强而美丽!第二天一早,我一起床就直奔水仙而去,惊喜地发现昨晚那两个含苞待放的骨朵也盛开了,我好象不光闻见了花的香气,还听见了花开的声音,连忙也把这个瞬间拍下来。
正月十六一早煤气就来了,着手准备早餐。先煎个鸡蛋,将一个鸡蛋往热油里一打,竟是个双黄的,连忙告诉还没起床的女儿,妈妈煎了一个双黄蛋呢!怕女儿没有感性认识,一溜小跑把平底锅端到床边给她看,女儿也喜欢得不得了。两天后女儿还念叨,那个蛋真可爱呀。
风暴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然而,经历过大风大浪,人的心智也许因此更加成熟,心灵更加富足,对生命本身也多了一些感悟。
要是没有这场风暴,我可能不会在风和日丽的日子经常提醒自己:时时平和,时时感恩,时时喜悦。
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