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话说

(2014-05-16 05:49:24)
标签:

灯芯绒

与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日记

交流

分类: 和儿子一起成长


有话说

儿子上高一那会儿,我妈每天早晨去院里的小公园晨练,闲聊时,一位高中生妈妈问我妈,说你们家孩子回家跟不跟你们说话?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又问那都说啥些?我妈说啥都说啊。后来听那位妈妈说,自己的孩子回家几乎不说话,偶尔妈妈说几句,孩子总是极不耐烦地打断她,并不屑地说你懂个啥?

 

这话我妈是在饭桌上学给我们听的,当时我听了就怪难受的,心想着这样的妈妈,这样的孩子,都是不快乐的。孩子这样的表现,是孩子有问题,但这种现象的产生和这种局面的存在,显然与父母的日常教育和家庭氛围有直接关系。

 

前天晚上,儿子跑步回来,看报纸的当口跟我说,他们今天做的语文试题中,用了《与虫共眠》这篇文章,他觉着文章写得特好,自己特别喜欢,我问他写的啥,都是咋好的,他只说了个大概齐,然后跟我说,你可以去找一找看一看。

 

我当时应了一句,第二天早把这事儿给忘了。当天晚上他回来,想起来了问我,那篇《与虫共眠》,你看了吗?我说,哦,白天太忙了,给忘了,明天一定补课。

 

怕自己又忘了,于是我立马在手腕处写了个“虫”字。第二天空闲时,在网上找到这篇文章,认真读了,包括文章赏析都认真看了,然后把这篇文章打印了,晚上看电视时,给他爸也看了,我家那口子一般情况下是看不进这种文章的,但我说,这是儿子推荐给我们看的,他也就认真读了。

 

儿子这天晚上回家,我主动说,儿啊,今儿我认真看了你推荐的《与虫共眠》,你爸也看了,确实不错。我的体会是,文章写得好,文笔仅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作者的思想境界首先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你说这平常人若是躺在地上被虫子咬了,只会抓啊挠啊,甚至迁怒于虫子,你看看人家,躺了睡了被虫咬了,洋洋洒洒一篇美文横空出世了,我也想写出这样的好文章,你给我点建议,我该朝哪方面努力?

 

儿子笑,后来这话题被他爸的加入打岔给转移了。

 

 

今儿的早餐桌上,小子问我,你听过《真的爱你》这首歌吗?

好像没印象,谁的歌?

黄家驹的,你们那个年代的。已经有两个同学向我推荐这首歌了。我只听过他的《光辉岁月》,那首确实很经典,不像现在的这些歌。

嗯,黄家驹在我们那个年代很流行,话说我们那个年代的很多经典曲目到一直被传唱到今天,现在听也不不过时,你觉着呢?

嗯。

我今儿把这首歌找来听听。

可惜我今儿考试,没工夫听。

说这话的功夫,小子已经在门口穿鞋了。

你说这创作型歌手厉害吧,词、曲、唱一人都包了,太神了。。。

恩恩,儿子一边应着我的话,一边出门。

他上学了,我坐在电脑前敲打这些字的时候,听的就是他今早推荐给我的这首歌。

 

 

 

与孩子之间有话可说,这是交流的首要前提。

两代人之间,不可能没代沟。

他欣赏的,他喜欢的,我不一定;

我欣赏的,我喜欢的,他不一定。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一起交流。

彼此重视,肯花费功夫和心思,去关注对方关注的问题和事物,自然就不愁见面后无话可说。

 

 

打从孩子小时候起,孩子对咱说的每一句、每一件事儿,都认真对待,不敷衍,不武断,孩子自然而然愿意继续与咱敞开心扉。

 

儿子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

我有很多私密的话儿,有些在他爸面前也说不出口,但是在他面前,可以敞开心扉通畅交流。

有些问题,我不知如何处理才得当,徘徊和摇摆之时,我会主动询问他,他会正儿八经和我一起分析利弊,并帮我拿主意。

我会经常与他分享我喜欢的作品、观后感或者是些有趣的事儿,他也同样。

 

当孩子的意见、观点或言行,经常受到认可、鼓励甚至褒奖,孩子会更加阳光,自信,性格会更加平和,这样的孩子,更善于与人沟通和协作。这一点,对于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和融入社会,尤其重要。

 

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指责,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缺失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有哪些是可以改进的,有哪些是可以弥补的。

 

孩子,有着很强的可塑性,

他们本来都可以,成为一个好孩子。

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引领。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最好的引路人。

我们可以给孩子,更多物质以外的东西。

为人父母,我们应该无愧于“父母”这个称呼。

 

 

正好我翻出儿子上初二时,他随手帮我设计的印章图,想要留存纪念,于是一并记下这两天我和小子的聊天话题。

 

 

灯芯绒的微博(点击)    灯芯绒的美食群号:278815539

 

 

有话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