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吃巧果(抓果豆儿)

(2013-08-12 20:08:24)
标签:

灯芯绒美食

原创摄影

七月七吃巧果

威海民俗

抓果豆儿

分类: 美食心情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我的相关博文链接,点击题目即可进入:  婆婆烙的媳妇饼    迟到的七夕面果  胶东喜饼 过七夕,食巧果胶东喜饼制作全攻略胶东传统喜庆面点——抓果七月七,和儿子一起做小花果

 

 

明天是农历七月七。

 

小时候,一说到七月七,孩子们都知道那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这一天,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要做巧果,也叫磕(卡)花或烙花果。

 

据说“巧”字谐音“桥”,有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会;

 

也有说之所以做巧果吃巧果,是用这种方式乞巧,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

 

总之,都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寄托吧。

 

记忆中,儿时七月七的夜晚,孩子们总有那么那么安静的一刻,光胳膊光腿躺在院子里的草席上,目不转睛地遥望着璀璨的星空,耳畔是老人们娓娓叙来的古老又美好的故事,皮肤上划过的是老人家手摇蒲扇送来的轻风,手里不停地把玩着脖子上挂着的花果子。。。。。。

 

如今,七月七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很多洋气的礼物和时尚的纪念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纳和推崇。

 

七夕用传统的方式做巧果吃巧果,也只有乡村和部分年长的人还在延续,继承。

 

至于城里的孩子们,对七月七的印象更是日渐淡化,模糊。

 

 

我还是喜欢儿时记忆中的七月七,有期盼,有梦想,有憧憬,有好吃的花果子。

 

有孩子以后,每年的七月七,我都要自己动手做点面食,喜饼、花果子、方果、抓果,这些我都做过。

 

小子虽然长大了,可在我们眼里,他还是个孩子,有孩子在家,传统的节日我都尽可能随俗,希望他能感受下传统和风俗,也希望他记忆中的美好更多一些。

 

今年七夕前我就想,抓果豆儿我还从没做过,于是上周末我试做了下,顺手又做了一盘花果子。

 

做好的抓果豆儿放在餐桌上,我家孩子爹看见了说:“哟,你这一个抓果豆儿,顶我们泽库那边的几个大。”

 

这是“夸”我做得粗犷呢,哈哈。

 

俺娘听了立刻站出来帮衬俺:“我老家是葛家的,我们那边做的饼是大个的,抓果豆儿也是大的,真的。”

 

嘿嘿,籍贯这事儿吧俺随俺爹,俺是山里人,也不是泽库也不是葛家。

 

我不言语,随他们俩嘎巴嘴儿去吧。

 

我做大的,纯粹是图省事儿。

 

这几天呆厨房里不是一般的热,就想着尽快逃离。

 

毛毛糙糙,做得不好,算是应应景儿。

 

 

前些年,我们当地结婚的人家分送喜饼,礼品袋里除了喜糖喜烟,还有一种必不可少的就是抓果豆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抓果豆儿已经悄悄地从喜饼袋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包装精美的蜜枣也有勺子筷子等。

 

抓果豆儿是一种很小的中式面果子,所用原料和喜饼一样,都是面粉、糖、油、蛋和酵母,只不过是把发好的面团切割成小方块或者是很小的菱形面块,然后做熟,有烙的,有油炸的,现在有用烤箱烘烤的。

 

通常情况下,抓果豆儿是配合喜饼一起制作的,但也有专门为小孩子做了当零食儿吃的。

 

以前参加婚礼带回来的喜饼,我总是先把抓果豆儿挑了吃。

 

如今想吃也没了,我想大概是抓果豆儿制作起来太费功夫吧。

 

现如今小孩子的零食品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也很少有人替孩子做这种老派的面食做零食了。只怕做了,现在的孩子也不会看上眼,他们的味蕾刁钻得已经不知道吃啥好了。

 

有时候我会想,若干年后,是不是这种传统的中式小点心会彻底被人们遗忘?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食材:面粉、酵母、鸡蛋、花生油、白糖
做法:
1、酵母和白糖用少量温水稀释;

2、磕入鸡蛋,加入花生油,搅打均匀;

3、加入面粉,用筷子搅成面絮;

4、揉成面团,盖上湿布饧发;

5、面团饧好后,取出揉匀;

6、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

7、切成指甲盖大小的小方块;

8、放在饼铛上,烙熟上色即可。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花果的做法:

 

1、酵母和白糖用少量温水稀释;

2、磕入鸡蛋,加入花生油,搅打均匀;

3、加入面粉,用筷子搅成面絮;

4、揉成面团,盖上湿布饧发;

5、面团饧好后,取出揉匀;

6、按照模具大小分割成小的面剂;

7、把面剂儿放进模子里,用手指仔细按压,多余的面割去或剪去,

8、然后倒扣,使劲一下子磕出来;

9、做好的花果稍微饧发一会,下锅反正面烙上色,里面熟透即可。

 

 

温馨提示:

1、无论是做抓果儿还是花果,面团要硬一点,否则不好操作,还容易沾模具;

2、模具用之前撒入干面粉,然后倒出来,这样不容易沾;

3、想要花纹明晰些,花儿磕好以后可以稍微饧发下,也可以不饧发,直接下锅烙制;想要口感蓬松,还是要经过二次饧发,这样的缺点是花纹容易模糊;

4、可以用牛奶代替水,也可以用黄油替代花生油。可以不放油,只放糖、鸡蛋、牛奶和面粉。各种原料的多少,根据自己的口味酌情添加;

5、最好是用烧草的大铁锅制作,也可以用饼铛和烤箱制作,但口感绝对不同。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用传统的方式过传统的七夕——七月七 <wbr>吃巧果(抓果豆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